唐朝与周边的民族关系 知识点题库

唐朝《步辇图》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
A . 吐蕃 B . 蒙古 C . 匈奴 D . 突厥
《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此材料中的“宣政院”( )
A . 为中书省派出的地方官署 B . 为管理元大都周边地区的机构 C . 下设路、府、州、县四级 D . 有权主管藏族军民政教等事务
唐代元稹《估客乐》诗载:“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据此可以判断出当时(   )
A . 商帮活动范围广泛 B . 市场不受地点限制 C .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D . 民族经济往来频繁
自唐高祖到唐肃宗,唐室公主改嫁的有二十多位,其中许多公主还是三嫁、四嫁。倡导儒道的韩愈,他的女儿也曾离婚。但这种风尚,到南宋以后便消失了。据此可知,唐代(   )
A . 民族融合影响唐人的婚姻观 B . 民众具有婚姻的自主选择权 C . 婚姻观念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D .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时间

突厥首领与唐政府的关系

武德初年

处罗可汗进扰太原三天,“城中美妇人多为所掠”。

622年、623年

颉利可汗率十五万大军自雁门攻并州,扰汾、潞诸州,“虏去男女五千口”。

624年

(武德七年)

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进攻原州(甘肃固原),进扰朔州(山西朔县)、忻州(山西忻县),进逼幽州,李世民率兵御之,离间法解除威胁。

625年

颉利可汗率骑兵十万掠朔州,进攻太原,唐将张瑾全军覆没。

626年

颉利可汗率兵十万进扰武功(陕西武功县),长安戒严。

629年

(贞观三年)

唐太宗加强府兵训练,大举反击突厥。突厥内部分裂,内外多叛之。

630年

李靖率军大破突厥,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

657年

(显庆二年)

击败西突厥于伊犁河、碎叶河。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突厥地区。

——摘编自韩国磐著《隋唐五代史》修订本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 (2) 简要叙述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变化。
唐太宗认识到边疆之患不在于少数民族,而在于中原王朝的政策和民心。基于这一认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是(   )
A . 唐蕃和亲 B . 迁都洛阳 C . 册封大祚荣 D . 成立西域都护府
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   )
A . 鲜卑 B . 突厥 C . 回纥 D . 吐蕃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
A . 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 B . 贵华夏贱夷狄的政策 C . 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 D . 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贯重视处理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新的管理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

——整理自2011年全国文综卷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管理蒙古族地区事务采取的措施。
“天可汗”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各民族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 .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 .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C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图1为南朝萧绎的《职贡图》、图2为唐朝韦贵妃墓壁画《双人献马图》,它们分别记录了西域使臣向南朝梁武帝和唐太宗进贡的场景。作品反映了(   )

A . 西域风情同中土文化的融合 B . 西域政权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下 C . 朝贡成中外交往的特殊纽带 D . 边疆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
下图邮票中的主人公对当时历史发展均作出重要贡献。二者值得后人纪念的相同之处在于(    )

A . 扩大了中外之间贸易往来 B . 推动了不同民族交往交融 C . 促进了汉藏间的传统友好 D . 强化了对边疆的有效控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博物馆展出了一件唐代文物“胡人执犁俑”。“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文物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从一个或者两个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00字)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之间基本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
A . 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 . 汉藏两族最终实现了民族交融 C . 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同盟 D . 唐蕃之间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
唐朝陈陶的《陇西行》中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句子。这句话指的是(   )
A . 唐对东突厥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B . 唐蕃和亲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西部地区社会的进步 C .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盛世的集中表现 D . 秦朝以来我国政府重视西部的开发
贞观四年,唐太宗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某大臣提出:“……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唐太宗卒用其策。这一争论最有可能是(   )
A . 讨伐西突厥政权问题 B . 吐蕃王朝和亲问题 C . 东突厥部众归附问题 D . 玄武门之变问题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
A . 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 .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 .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 . 激化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 B . 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C . 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D . 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松赞干布)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

材料三: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 (1) 材料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2. (2) 材料二中松赞干布所说的“大唐公主”是谁?松赞干布为何要娶“大唐公主”?
  3. (3) 材料三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三中吐蕃赞普的书信内容说明了什么?
"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 
A . 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 . 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 D . 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