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制度的变化 知识点题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萌麟在《中国史纲》中指出,“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狄之俗。”

《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材料二:“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三: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1. (1) 指出“战国开场”时秦的“国情”。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哪些措施使秦民大悦“家给人足”?

  2. (2) 材料二,三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实行政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 (1) 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
A . 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 . 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 C . 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D . 利于维系封建专制统治
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
A . 减免征税 B . 按人征税 C . 加征商税 D . 按地征税
古代封建统治者过度征发徭役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有(   )

①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②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 ③容易引发社会动乱

④社会经济文化凋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明朝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是(   )
A . 废除了中国近两千年的人头税 B . 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C . 社会隐蔽人口现象大大减少 D . 客观上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推行“输籍之法”:由中央制定户等及纳税标准,各州县官长以此核定每户的征课并载入定簿,“凡民间课输,皆籍其数,使州县长吏不得以走弄出没”。这表明,输籍法(    )
A . 是对均田制度的重大调整 B . 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 C . 有利于防止地方官营私舞弊 D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唐朝两税法以户税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徭以及其他一切赋敛都纳入两税。其实施(   )
A .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 消除了土地买卖和兼并 C .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 促进了均田制的稳步发展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 .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 . 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 .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如表是唐开元九年(721年)敦煌地区部分农户实际授田情况表,这说明当时(   )

农户

实际授田(亩)

应授田(亩)

占应授田比例

赵玄义

11

52

21.2%

于善意

28

161

17.4%

杜克生

40

201

19.9%

A . 土地兼并情形严重 B . 边疆商贸经济兴盛 C . 经济格局出现变动 D . 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 
A . 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 . 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 . 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 . 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德宗登基后,力图有所作为,颁布两税法,着手武力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结果引发泾原兵变。唐德宗采纳了陆贽将天子私库财物全部赏给将士的主张,改善了天子形象,赢得朝臣和藩镇支持,加快了平叛进程。兵变平息后,针对艰难的局势陆贽设计了许多细致的改革方案,但大多数改革主张未能实施。例如,在中枢体制的改革上,反对以翰林学士分割宰相权力、参与中枢事务;认为最理想的税制要以“丁夫为本”,交纳“布帛缯纩与百谷”,所以提出恢复租庸调制;主张由政府出面限制地主的地租额,以缓解日益紧张的阶级矛盾等。

——摘编自齐勇锋等《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贽改革主张大多未能实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陆贽改革为例,谈谈对封建王朝改革成败的认识。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规定:“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该赋税制度(   )
A . 改变了以田亩为主的征收赋税的标准 B . 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 C . 按人丁、财产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D . 于北魏时期开始实施
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王朝周期更迭 B . 赋税负担沉重 C . 商品经济诱导 D . 豪强势力膨胀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现)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四九

材料二:丁口之输赋也,其来旧矣。至我朝雍正间,因各疆吏奏请,以次摊入地亩。于是输纳征解,通谓之地丁,或日丁随地起。……惟均之于田,能够无额外之多取,而催科易集。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保甲无减匿,里户不逃亡,贫穷免敲扑,一举而数善备焉。所不使者,独家止数丁而亩连阡陌者耳。

——王庆云:《熙朝纪政》

  1. (1) 根据材料,指出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措施,并概括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前期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这项改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即“惟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这项改革指的是(    )
A . 汉代的更赋 B . 北魏的租调制 C . 唐朝的租庸调制 D . 唐朝的两税法
明代采用“一条鞭法”的税收政策,该政策的内容是清丈土地,将部分丁役摊人田亩,合并诸项杂役,条鞭征收,记亩征银。对此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
A .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 . 免征力役使农民减负 C . 简化税制以杜绝腐败 D . 不侵犯地主官僚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魏晋时代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四: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五:唐初“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拖各二丈……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引自《旧唐书·杨炎传》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和魏晋时期中央政府选拔官吏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3. (3) 根据材料四,指出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名称是什么,说明中门下省有何职能。
  4. (4) 根据材料五,指出唐初实行何种赋税制度,并简要说明“若不役,则收其庸”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