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知识点

一、行政方面:
1. 中央:削减相权,设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及台谏分掌政务、军事、财政及监察四权,由皇帝总其成。
2. 地方:削减地方权力,每路设四监司分掌地方政务,由中央委派;各州设通判,规定地方政令须由通判副署。
二、军事方面:
1. 借杯酒释军权,在杯酒谈之间,解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禁兵宿将兵权,改由天子直辖。
2. 召原日各州节度使留置中央,遥领其职,或调离辖地,改派京官出守各州,号为知军、州事。
3.掌军权之枢密使,及统兵作战之将帅,均由文臣出任。
4.选调地方精兵士卒,入卫京师,编为禁兵,以加强中央军事力量,老弱者则留驻地方,号为厢兵。
5.将中央禁兵分批按时调驻边防,为期三年,是为「更戌法」,以防将领拥兵作乱。
三、财政方面:於各路设转运使,催督诸州将所收赋税,除必需外,全都解送京师。
四、文化方面:完善科举制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 (3) 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材料旨在说明(   )
A . 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 . 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 . 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 .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
A . 三司 B . 政事堂 C . 门下省 D . 枢密院
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
A . 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 . 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 . 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 . 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如图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 . 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B .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    )
A .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 .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 . 皇帝宰相共治天下 D . 君权受到极大威胁
宋代明确“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该措施(    )
A . 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 B . 形成了严密的反腐机制 C . 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 D . 便利了约束权力的滥用
有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犖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该观点认为宋初政制(    )
A . 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 B . 强化了各级机构权力 C . 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D . 引发了严重财政危机
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新创,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 更革的思路是在北宋初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明朗化的,它清楚地体现着“权力制衡”的原则,同时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工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下列项中,属于北宋前期这种“更革”的是(    )

①“中书省揆而议之,门下省审而覆之,尚书省承而行之”

②“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

③出现“宰相之外复有宰相,三省之外复有一省”的状况

④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的鼎立局面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对皇帝之诏敕的封驳蔚然成风,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贞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畦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朝后期到五代,封驳制度一度被废。到北宋,再度恢复。北宋前期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

﹣﹣摘编自王雪玲《论唐宋时期的封驳制度》

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议会为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以秘密投票方式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立法提案权,为军队总司令,可以任免一切文武官员,宣布大赦,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此外,总统也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宪法规定,总统得到上院的同意,便可解散议会的下院。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分析唐宋封驳制度与法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如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据《宋书》记载:“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这表明宋代设立“参知政事”的最初目的是(    )
A . 强化相权 B . 分散相权 C . 提高行政效率 D . 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史上,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反映出(   )

①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因统治政策不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③该现象破坏生产,造成社会动荡 ④中央集权制度弊端丛生,阻碍社会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
A .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 .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 . 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
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凡台谏所言,实时行下。其言是则黜宰相,其言妄则黜台谏。这体现了当时(   )
A . 监察体制发挥作用 B . 君主权力受到削弱 C . 宰相更换非常频繁 D . 仁宗皇帝疏于政事
宋哲宗时,礼部侍郎范祖禹说:“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主要表明宋朝( )
A . 地方分权制衡巩现固了统治 B . 国家对地方实现有效管理 C .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顽疾 D . 官员素养高能够依规行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文官制度改革法》

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

《监察长法》

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 (1) 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   )
A . 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 B . 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 C .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 D . 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特点,第一个方面是上层的统治——国家治理,主要是通过维护儒家意识形态的大传统、教化人民和通过建设全国性的巨大工程,来为政治统治与社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基层的统治——社会治理,主要就是通过国家大传统与民间小传统的互动,形成强有力的民间法比如乡约、族规等制度,乡钟、地主等精英,宗族、乡里等组织。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中央王朝力图将权カ的触角延仲到最基层的乡村地方。从直接统治的乡亭里制到间接控制的保甲制的演变,只是为了适应乡村社会组织的变化,更为有效地统治乡村。因此,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始终是影响国家与乡村权力体系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黄杰《比较历史视野下的大国治理问题研究以藕合治理机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为线索》 

 材料二:罗马帝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军事主义结合的一个体系”。罗马国的统治者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推广城市化运动,发展城市体制,依靠行省奴隶主阶级组成的自治政府实行地方自治,建立起一套中央政府——行省机构——地方白治城市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机构,这对于帝国中央集权的政府加强对地方治理体系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这就意味着罗马帝国的双重治理体并不存在,如中华帝国那样长期的、可调适的相互渗透、嵌入和依赖等良性互动关系。 

 ——摘编自梁作槲《罗马帝国与汉晋帝国衰亡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与罗马帝国国家治理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与罗马帝国国家治理在方式上的相似之处,分析其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开始是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演变表明(   )
A .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 . 最基本的单位县较稳定 C . 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削弱 D . 君主专制体制日趋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