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半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B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已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

A . 地区性分工扩大 B .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C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 . 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B . 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 .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 . 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有文献记载,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的部队一直在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财税来源。只有通过沿途劫掠富豪,才能维持军队经费。下列对该部队遗留财富的考古发现可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
A . 该有“大西”年号的银锭 B .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C . 大量金耳环等首饰 D . 记录分封将土的金封册
史学界对“张献忠屠川”一直争论不休,以下是不同史籍和专家关于“张献忠屠川”的历史叙述和认识。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记述

出处

“献忠黄面长身虎颔……坑成都民于中园……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明史》

“清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走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

《客滇述》

“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清史稿·王骘传》

全国著名张献忠研究专家王纲认为“大西政权定都成都后,一开始并没有滥杀无辜……但如果把明末四川人口减少都归于张献忠的责任,就不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首届张献忠全国学术会综述》

A .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是因“张献忠屠川” B .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是因“清军屠川” C .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与“张献忠屠川”无关 D . 明末清初四川战乱较多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
A . 商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宋朝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的实施(    )
A . 放弃了海禁政策 B . 促进了白银内流 C . 造成了鸦片泛滥 D . 推动了小农破产
明末话本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写到一个明朝徽商将一官僚家女子“认做自己女儿,不争财物,反赔嫁妆,只贪个纱帽往来,便心满意足”,还写了一些商人家庭的成员进入到官僚队伍之中。该小说内容反映出当时(   )
A . 商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B . 从事商业需要寻求权势保障 C . 官商勾结恶化了社会空气 D . 官商间的政治诉求趋于统一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 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 .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 .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两位历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杨师群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作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定义,并从自由城市与雇佣劳动者、城市政治制度与市民斗争、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开拓、王权统治与工商经济、私有产权与自由雇佣诸方面,论证了中国古代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萌芽”实属一个不存在的虚假问题,对其展开研究的史学意义不应拔得过高。

曹守亮则从雇佣劳动、城市政治斗争、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指出了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认为如何看待资本主义萌芽及萌芽发展中的不同阶段,是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终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依据否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

评析材料中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种权,而佃农有退佃、转租或者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被佃农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 .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 B . 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强化 C . 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复杂 D .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明朝后期马铃薯传入我国后,迅速跻身宫廷美食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对这一变化原因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 . 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 . 人口增长粮食短缺 C . 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 . 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后期的)中国在丝绸和瓷器产品的生产上本来就具有比较优势,价格不高,随着白银价值的增大,这些产品以白银表现出来的价值变得更低,成为国际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得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美洲白银或者通过欧洲、西亚、印度、东南亚输入中国,或者用从阿卡普尔科出发的马尼拉大帆船直接运往中国。中国也从日本获得大量的银和铜,并通过中亚的内陆贸易获得一些银和铜。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854~1856年,英国(指英国本土)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至于进口商品,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且足够了解、把握和垄断世界市场,它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丹麦的乳制品、帝国领地和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材等”。由此可见,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是何等重要。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后期的中国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对外贸易的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英国对外贸易的趋势及其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流通中普遍使用海贝作货币,到战国,形态各异的铜币开始流行,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始终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充当本位货币。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正式确定了中央对钱币的铸造、发行和管理权。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古钱,此后铜钱钱文不书重量,而以“通宝”相称。截至元末,与铜钱并行流通的先后还有黄金、布帛、纸钞和银两。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33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

——摘编自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至元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并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突出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一个旅行者在小镇过夜的概率是在大都市过夜的概率的5倍密。在贵族尽可能地使名下地产增值,君主也想要推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市镇茁壮成长起来。1580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瑞典瓦萨王朝颁布了30张新的市镇特许状,以鼓励对新土地的拓殖。与此同时,英国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也在兴建特许市镇——以引领英国的殖民事业。不是每个小镇都可以存活下来,苏格兰和挪威的自治市和特许市镇有四分之三变成了“鬼城”。

——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同时期欧洲市镇发展的特点。
王守仁弟子王畿将“良知”解释为“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其观点(    )
A . 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性色彩 B . 与王守仁的观点背道而驰 C . 说明当时各种思想的活跃 D . 体现当时市民阶层的兴起
明代江南地区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也普遍种植桑、麻、棉花和果木等经济作物。万历以来人们用尤墩布为暑沫,极轻美,争购之,有的市镇郊区广开暑袜店,合郡男妇农闲时皆以做袜为生。这表明江南地区(   )
A . 农民运用多种经营方式生产 B .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得到改变 C .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D . 社会阶层的流动在不断加快
据明朝南海县商⼈聂烟波的族谱记载:其“嗜航海,巨船装运雷阳之粟,冲⻛冒⾬, 备尝艰苦……由是基业⼤进,峥嵘阀阅,⼤振家产。于是⽥园倍增,扩租⽆算,以为⼦孙悠久之计,不可羡欤”。这⼀记载可⽤于佐证明朝(    )
A . 重农经济模式影响深远 B . 商业资本发展举步维艰 C . ⺠间海外贸易规模巨⼤ D . 农村⼟地交易规范有序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意在说明(  )
A . 棉布的使用利于消除贫富差距 B . 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 . 棉布已经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 . 棉布的质量超过了丝织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了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部分白银最终流入中国。

材料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三 “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给各方带来的是满满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目前已得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摘编自腾讯新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大量白银涌入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40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3. (3)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谈谈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