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点题库

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二:国家当给佃农以土地,资其耕种……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新的主张并简述其政治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今之辩”和“中外之争”。

梁启超曾说:“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严复认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王国维认为:“学问之事本无东西。”孙中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述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总统、国务院、法院、附则等七章,基本权利条款规定在第二章“人民”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基本权利的条款单列一章,冠以“人民”的名称,置于“统治机构”的前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构安排(    )
A . 有效防止了袁世凯专制 B .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 . 确保了责任内阁制实行 D . 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己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这说明孙中山(    )
A . 追求和平建国之路 B . 被袁世凯表象迷惑 C . 圆满完成革命任务 D . 革命策略有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竞成”》

材料二: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 (2) 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 (3) 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统率陆海军”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
A .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B . 因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C .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D .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此举(   )
A . 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B . 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思潮,因其大力宣传排满光复,政治改革和复兴古学,所以在资产阶级各派及进步民众中有很大的市场。孙中山曾说“象满清的御史,唐朝的谏议大夫,都是很好的监察制度”,但鉴于“主持风宪”的御史台大抵成为“君主的奴隶”,因此执掌监察权的机构“定要独立"。……欧美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中所遇到的挫折,西方国家学者对三权分立及弹劾制度的一些新见解,也使孙中山萌发出增补三权分立的大胆想法。1906年底,孙中山形成了五权宪法思想,监察独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监察独立的思想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赋于监察制度以崭新的生命,但在实践中屡遭挫折而始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马克敏、王波《孙中山监察思想述略》

材料二 抗战时期,国民党推行“溶共”政策,对共.产.党干部拉拢腐蚀,根据地出现了腐败现象。为此,根据地通过《为人民服务》等经典篇章以及整风运动等对党员干部进行反复教育。……还在政权建设中积极践行“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的主张,并按照“三三制”原则组建各级政权,发挥党外民主人士的监督作用。各级政府还陆续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关于严格建立财政经济制度的决定》等相关法规,惩治腐化变质、规范权力运行。根据地还进行了“以俸养廉”的尝试,并通过“于部考绩”和“行政督察”的探索,以“发扬民主政治,提高行政效率”。上述措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陈东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监察独立的思想提出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实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   )
A . 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 B . 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下列历史人物研究最为集中的一组是(   )
A . 严复康有为梁启超 B . 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 C . 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D . 卢梭华盛顿拿破仑
材料  萨镇冰(1859—1952年),生于福建福州,中国近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北洋政府的代理国务总理等要职。是福建水师派往国外学习的第一批学员。威海卫之战中,负责守卫日岛。积劳成疾病倒,夫人陈氏从福州赶来欲登舰探视,被他以“此地非同寻常,此时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的理由拒绝。率守军英勇抵抗日军11天,直到炮台损毁,炮弹告罄,才奉命撤回刘公岛。

辛亥革命期间,他以离舰出走向部下暗示对起义的默许,从而解除了各舰官兵的顾虑。

抗战爆发后,他到南洋和大后方宣传抗日,发动了许多爱国能人志士加入抗日队伍,还结合自身专业给军队提供有效的建议。建国前夕,以病为由拒绝前往台湾,并发文拥护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等要职。1952年4月10日,病逝于福州。萨镇冰的一生,可谓:“生前享有隆声,活时享有赞许,死后享有美誉”。

——摘编自《锐舰:海军耆宿萨镇冰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萨镇冰一生的使命担当和历史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就萨镇冰“传奇一生”的时代背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锁国、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前已经萌生的中华民族观念的广泛流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民国初年,孙中山将“五族共和”思想作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准则,少数民族在观念上第一次被置于平等地位,从而令统一多民族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国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与自觉归属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如“中华革命党”“中华实业团”“中华书局”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以法律形式将人民平等规定下来,如第一章总刚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继续发展有了法律上的保护,各民族至少实现了法律上平等的联合。

——摘编组李帆《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

材料三  毛.泽东提出了“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是不会成功的”的主张。……到1930年,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块农村根据地,红军人数发展到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而农村根据地也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中三次战争的名称及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指出中国发生了哪些“连锁反应”?
  2. (2)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民国初年中华民族观念广泛流行的原因。
  3.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在实施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其对中国近代革命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
A .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 . 推翻君主制度 C .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D .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孙中山说:“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 . 推翻清朝 B . 实现共和 C . 防止内战 D . 平均地权
孙中山指出:“想要中国进步,不但是对于政治,主张要革命,就是对于学问,也主张要革命;要把全中国人几千年走错了的路,都来改正,所以主张学问和思想都要经过一番革命……从前主张革命的时候,人人都说是要‘造反’。说到学问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过来。”可见,孙中山的革命观(    )
A . 指的是通过激烈方式改朝换代 B . 专门指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改变 C . 指在国家制度上终止君主的垄断 D . 包含武力革命、思想文化革命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新旧两个时期,体现了中国人前赴后继地救亡图存。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 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 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 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 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 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 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 抢手。   

——摘编自徐 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 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三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 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 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1. (1) 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 (2) 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 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确定、革命道路的探寻角度, 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 “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摘编自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了在中国建立共和政治作出的主要努力。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剧集如下:

剧集

内容

时期

重大历史事件

第1集

千年巨变

1840—1911年

第2集

峥嵘岁月

1912—1949年

第3集

中国新生

1949—1976年

第4集

伟大转折

1976—1992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第5集

世纪跨越

1989—2002年

香港回归……

第6集

继往开来

2002—2007年

中共十六大召开……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概括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2. (2) 分别写出材料二中1、2、3集对应时期的任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读图“近代中国行政区划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 洪秀全在①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 B . 张之洞在③创办了铁厂和织布局 C . 孙中山在②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 D . 李大钊在④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西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逐渐被认识和接受。民国初年,财政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但各省处于独立状态,实行封建社会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已不可能,而分税制财政体制正与共和体制相适应。1913年11月,财政部把全国的税种正式划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择其收入较丰者划归国家税项下”,地方税项细碎繁琐,无统一名目、制度和税率。1914年6月分税制取消。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近代史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尝试》

材料二: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实行税制分流和分税制”。同年中央选择天津等九个地区进行分税制试点。1993年分税制改革被写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1994年1月1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正式实行。其主要内容有:将过去对国营、集体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大幅度调整特别目的税和地方税,税种由原来的37个减少到25个,按照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在分税制实施的最初10年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2%,其中中央收入增长17.0%,地方收入增长17.4%。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分税制实行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的特点。结合两次改革的不同结果,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