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暴行 知识点题库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那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这是因为(    )

A . 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 . 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 . 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 . 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 . 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 . 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 . 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及遇害同胞的数量分别是(  )
A . 1931年12月 40万 B . 1935年12月 20万 C . 1937年12月 50万 D . 1937年12月 30万
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这一记述主要反映出(    )
A . 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 B .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 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D . 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和国民政府进行了血雨腥风的“货币战争”。日本共印制45亿假法币,实际使用了其中的30多亿。日本将这些假法币大量投放中国市场,成为中国的货币贬值、经济混乱的一个重要诱因。下列对日本大量伪造法币的主要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扰乱金融秩序 B . 转嫁战争负担 C . 为了以华制华 D . 建立统制经济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主席习.平作了重要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下面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铁证”有(    )

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②当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撰写的反映日军暴行的《拉贝日记》

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印有222名“历史证人的脚印”的铜板路

④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所著的《南京安魂曲》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下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的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C . 解放战争 D . 辛亥革命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
A .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 . 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C . 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 . 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被害人总数达30多万。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

①是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恣意泛滥的结果

②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政策长期发展的结果

③不是偶然的

④值得中国人民、日本人民以及其他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深思

A . ①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此济南邮政推出了纪念邮戳(下图)。下列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 . 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 . 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 .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 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实施细菌战、毒气战

进出口货物税款须商量而定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 ③④②① B . ③②①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①④②
2017年12月13日上午10点01分,南京市新街口广场四个方向红绿灯全部显示红灯,汽车停驶鸣笛,市民自发停下脚步,低头默哀。此举是为了纪念()(   )
A . 旅顺大屠杀 B . 九一八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卢沟桥事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3年3月,“商统会(汪伪政府机构)”成立,之后不久,适逢上海米价猛涨并带动了上海物价飞涨,汪伪政府认为这次涨价与投机者囤积居奇有关,而且棉纱布及棉花原料的投机交易最为严重。同年8月,“收买棉花布上海办事处”成立,着手办理棉纱布收买事宜,办事处组织对上海市所有的针织厂和商号所存的棉织品进行稽查,对其中41家所存的华商棉纱布予以查封,靠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日伪收买了大量的棉纱棉布。按当时市价,20支蓝凤纱每件为4万元,而强收价格为1万元。这种强制征购使上海出现两大问题:(一)布店全体失业,无以为生,(二)市民预购尺寸之布而不可得。

——摘编自潘前芝《沦陷区战略物资统制》

材料二: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烧杀抢掠的硝烟尚未散尽,一支特种兵应运而生,这就是专以征服中国民心为主要任务的宣抚班。宣抚班有专门编制,正副班长均由日本军官充任,班内成员则统称为宣抚官,“宣抚官”中有的能写会画,有的巧言善辩,有的则懂得医疗。宣抚班成员须经日本人严格筛选,一旦经过筛选即可出任各种伪职,捞到不少油水。宣抚班打着种种充满温情色彩的“宣抚”旗号,企图尽量使沦陷区百姓淡忘对入侵者的敌视和仇恨。日本宣抚官夜濑不逢曾记载:“我们拼命的费尽口舌,其效果也不及如此。”

——摘编自王龙《日军“宣抚班”真相》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收买棉花布上海办事处”成立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宣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侵华带来的影响。
日军某部《战斗详报》载:12月13日(1937年),“根据旅团部命令,俘虏全部杀掉,其方法可以十几名为一组枪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九一八事变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的(    )
A . 直接证据 B . 间接证据 C . 口述史料 D . 实物材料
下图所示的纪念碑(部分)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 . 沙俄侵占中国库页岛 C .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 . 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 (2) 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 (3) 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发行联银券,实行联银券与日元等价的政策。伪华北临时政府财政部总长汪时璟指出,联银券对“产业之开发与振兴,民生之安定与利便均有直接关系”。在发行后的短短两年内,联银券的发行量就达到5亿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   缓解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B . 配合日本进行经济侵略 C . 加紧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D . 确保沦陷地区的金融稳定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是(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