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 知识点题库

公元前3世纪左右,富有平民和贵族逐渐融合为新贵,共同把持政权,使罗马从氏族贵族专权的国家变成新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以后的平民主要指城乡居民中的下层群众。材料主要说明古罗马 (    )
A . 平民阶层已上升为统治阶级 B . 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 . 形势发展推动平民内涵变化 D . 工商经济发展繁荣
依据如图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

A . 法兰克王国 B . 奥斯曼帝国 C . 古罗马帝国 D . 俄罗斯帝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材料二  第3表、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材料三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四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原则是什么?材料三、四反映出什么本质问题?
  2. (2) 四则材料是否都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请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
  3. (3)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何进步意义?
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授予越来越多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公民权。这一做法(    )
A . 使其对外扩张受到普遍欢迎 B . 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 . 实现了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D . 利于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
公元前242年,罗马政府设立了外事最高裁判官,专门负责受理罗马公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之间的诉讼,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时,除了参照罗马法的规范外,也吸取了地中海区域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这一措施(   )
A . 符合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B . 丰富了罗马万民法的基本内涵 C . 进一步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D . 推动了罗马法的法律实践的发展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曾说:“公民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它是权势所不能左右,暴力所不能屈服,金钱所不能收买的东西”。其意义在于(   )
A . 体现了追求法治平等的决心 B . 是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C .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 缓和了奴隶与贵族之间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智者学派所做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致力于社会分析的最初尝试,具有理性认识的新意。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由于他们成功地把人的视线从天上拉回人本身,希腊才完成了自黑暗以来的第一次启蒙。

——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实质及时代精神》

材料二

西塞罗是罗马伟大的法学家和政治家。他深受斯多亚哲学家观点的影响。像斯多亚哲学家一样,他倾向于确定自然和自然理性,并设想理性是宇宙的主宰力量。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智者在强调人类理性方面的表现,概括智者运动的主要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的原因。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请概述罗马人对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
英国考古学家哈佛菲尔德说道:“有言道希腊教人为人,而罗马开化人类,这就是帝国的功业,而其采取的形式则是罗马化。”这里“罗马化”理解准确的是(   )
A . 罗马文化以其先进的法律影响世界 B . 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 C . 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具有开创性 D . 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存在一定继承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罗马与秦汉帝国,都将广大地区组织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中。但是罗马各地物产的交流,还是在地方性的市场圈内解决;而汉代中国,通过一个道路系统紧密联系为互相依存的整体。中国经济体系一旦编织成形,可以扩展,却难以裂解。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时经济的重新整合,常早于政权的统一。罗马则不然,地区之间无须依赖一个固定的交通网和固定的资源供求。因此,罗马的经济体系一旦破裂,便没有再求重整的需要。中国的大帝国、文化圈与经济网络,彼此叠合,互相加强,遂有强固的凝聚力。罗马帝国秩序的稳定性不如中国,罗马帝国之后,欧洲、中东、北非裂解为多文化、多族群的列国体制。

——摘自《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 (1) 依据材料,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经济体系的差异。
  2. (2) 上述差异说明了什么?
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符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 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 B .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经济文化圈 C . 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 D . 传统西方文化崇尚廉俭
下列有关“遗嘱法”的表述 (    )

①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 

②其内容之一是规定无子女者有权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A . ①正确,②不正确 B . ①②都正确 C . ①不正确,②正确 D . ①②都不正确
罗马法之一的《法学阶梯》中规定:“如果未成年人或成年人的财产在500索里迪(古罗马的一种金币)以内,城邦保卫人会与同一城市的极神圣的主教设立监护人或保佐人。”由此可见罗马法(   )

①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法律体系     

②有一定程度上的人文关怀精神

③注意调节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    

④消除了罗马帝国境内社会矛盾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648年10月24日,欧洲各国签署了一份和约:“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和约(   )

①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②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出现

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与独立的原则 

④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主持编纂该法典的是(   )
A . 亚历山大 B . 查士丁尼 C . 凯撒 D . 屋大维
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被称为“七丘城”和“永恒之城”,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也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的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材料二:全民抗疫,大家自觉在家隔离,很多人叫着嚷着被憋坏了。其实,在忙碌的现代社会,疫情所带来的隔离正应该让人们静下心来,去关注平时没有精力考虑的事情。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流行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一群青年躲在郊区,每天以讲故事解闷,结果却谈出了文学艺术上的新观点,催生了著名的《十日谈》诞生,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进程。

——《疫情中应关注些有益的事》

材料三: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罗马梦魇”逐渐消退。1951一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罗马法的精神。
  2. (2) 阅读材料二,写出《十日谈》的作者。结合所学,分析这部作品“却谈出了文学艺术上的新观点”的表现并写出一例该时期的建筑成就。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该军事行动的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战后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曾经身穿中国丝绸制作的长袍去剧场看戏,引得在场的罗马贵族们羡慕不已,于是,他们不惜重金去购买丝绸。这一记载可用来说明(    )
A . 中国汉朝与罗马有了官方交往 B .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交流 C . 罗马商人贸易得到政府的支持 D . 中国丝绸受欧洲贵族普遍喜爱
下图是古代某帝国疆域图。该帝国是(   )

A . 波斯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在世界文明中,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不同特征对比很强烈。在深层体现为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中国人建构了一种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而达及四海的“天下观”。所谓“海内”一般指有政治文化认同的生活地域,是狭义的“天下”,也就是中国。“海外”是中国政治文化影响不及之处,是广义的“天下”,或可称为“世界”。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元代欧亚大陆因蒙古人的统治连成一片,中国与中亚的联系有所增加。郑和下西洋是贯彻皇帝“以德治海”的理念,体现“德化四夷”的思想,目的不在于探险,也不为扩展海外殖民地,赠予各国的财富只为换取外邦的服顺,这生动地说明了中华文明“达及四海”的天下观。

    地中海是个十分独特的陆间海。沿岸各种文明交融、碰撞、分流的历史过程中,也塑造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就是通过海洋联通新的文明的世界观。地中海文明的起点是尼罗河和两河流域文明,而被视为西方文明直接源头的古希腊正是吸收了这两支古老文明,承载了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文明积累。地中海东部的财富和文明始终是巨大的诱惑。希腊人习惯于把海洋视为抵达新文明的通路,远航的目的要么是贸易、求知,要么是开辟殖民地和征服。

(摘编自王鸿生、苏昊《论中西文明中的天下观和世界观》)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新世界观形成的原因,并谈谈对中西“天下观和世界观”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在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 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材料二: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制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 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朝实现大一统之后,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有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被称为“汉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 (1)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郡县制和罗马行省对该国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集权官僚体制在中国确立和固化。秦汉的郡县完全受制于中央指派的官员,在权力分配上,秦代和汉初郡级采用分工制衡体制,到汉中期权力已集于郡守,确立了地方长官集权体制。在地方治理中,汉武帝时期强化上计制度(官员考核制度)和察举制度,通过官僚体系的管控,权力集中于皇帝之......相形之下,古罗马政治分权的特色显著,虽在帝国时代逐步弱化,但依然余绪不绝。古罗马由中央任命的官员主要限于行省层级且数量有限,许多城市拥有自治权,中央任命的官僚只是监督和辅助城市事务,并不深度干预和直接控制。古罗马地方的基层执法官则完全来源于本地,并且有世袭性质,帝国并未形成对官僚的有效监督体制。

秦汉集权与古罗马相对分权的不同政治权力结构,在历史渊源上基于中国的天下国家观念与古罗马城市国家理念的差别。秦的统一建立在各诸侯国集权政治的基础上,经汉儒大一统认同的思想力量固化。古罗马的扩张则是将罗马城市国家的分权体制复制推广,并为这些城市国家群提供边境的军事屏障以构筑帝国,但缺乏完备的官僚系统和意识形态支持,直至帝国分裂和衰亡。

——摘编自王志强《中华法的政治机理——基于秦汉与古罗马时期的比较视角》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与秦汉在地方治理上的不同及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国家地方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