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知识点

农奴身份为不自由人,人身属于主人,世代相承,理论上可由主人将其随同土地转让,但生命肢体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损毁。
庄园制以农奴服劳役为纽带,农奴丧失了自由身份。虽然他们遭受经济剥削,但生活更为安全,领主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庄园城堡可以为农民提供庇护。
9—10世纪,外来入侵频仍,社会动荡不安,获得保护比拥有自由更为重要。罗马人侧重私法,日耳曼人侧重公法。领主对农奴的庇护属于罗马法范畴。

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   ②城市复兴   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诞生   ⑤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 .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 .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 . 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欧洲中古时期的庄园出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的物品,是一个“乡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 . 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 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 . 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 . 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 .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 . 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 . 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其特点包括(    )

①政治分裂割据   ②经济为庄园制  ③教会地位显赫   ④王权至高无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从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形成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封建庄园盛行农奴制度 B . 封建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 C . 封建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社会的基础 D . 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也日益兴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一个旅行者在小镇过夜的概率是在大都市过夜的概率的5倍密。在贵族尽可能地使名下地产增值,君主也想要推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市镇茁壮成长起来。1580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瑞典瓦萨王朝颁布了30张新的市镇特许状,以鼓励对新土地的拓殖。与此同时,英国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也在兴建特许市镇——以引领英国的殖民事业。不是每个小镇都可以存活下来,苏格兰和挪威的自治市和特许市镇有四分之三变成了“鬼城”。

——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同时期欧洲市镇发展的特点。
在世界历史上,5—14 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封君封臣制度是基本特征之一 B . 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C . 基督教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 D . 城市在王权的支持下实现了完全自治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新气象 B . 庄园在经济上不能自给自足 C . 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D . 城市都处在领主的控制之下,无法获得自治
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
A . 庄园 B . 城市 C . 工场 D . 工厂
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 . 自己备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三天 B . 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 . 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 . 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 庄园经济是开放式经济 B . 庄园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 庄园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D . 庄园是发达的经济实体
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
A . 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 .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 . 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下图为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由此可知,封建庄园(    )

A . 土地构成比较单一化 B . 劳动人群主要是自耕农劳动 C .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 D . 剥削方式主要为劳役地租
走进中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时期的亚洲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二:中古时期的欧洲

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 (1) 随着文明的扩张,中古时期的亚洲出现了2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请指出国家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日本为例说明“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综上所述,概括中世纪文明的总体特征。
右图为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至右依次为:祈祷的人、作战的人、种田的人。该图反映了当时(   )

A . 封建庄园的构成  B . 城市市民的生活 C . 王权的不断强化  D . 森严的等级制度
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满足所需,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 . 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 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 . 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 . 分封制 B . 庄园与农奴制 C . 君主立宪制 D . 民主制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
A . 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 . 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 . 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D . 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 . 中世纪西欧庄园 B . 西周诸侯国 C . 古代希腊城邦 D . 印度种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