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知识点题库

新航路开辟中到过印度洋的是(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船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文中“远航”是指(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早期殖民扩张 C . 开展三角贸易 D . 争夺海上霸权
亚欧大陆各文明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世纪。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文艺复兴 C . 奴隶贸易 D . 宗教改革
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如,用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500到1650年间下降了大约50%,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 . 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 C . 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D . 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明享誉世界,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16世纪,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内部人民起义 B . 殖民者入侵 C . 内乱分裂 D . 政治腐败
分析如表,可以得知当时的荷兰(   )

年代

名称

地位

1602年

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一家具备现代公司制度的公司

1609年

建立荷兰威索尔银行

第一家欧洲现代意义的中央银行

1610年

世界上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成立

A . 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 . 已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帝国 C . 开创了现代商业经营模式 D . 是名实相符“海上马车夫”
近代史上,这里不但成为西班牙帝国的银矿开采基地,而且还是欧洲人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许多旧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尤其是棉花,被移植到这里的种植园中进行生产。上述变化导致“这里”(    )
A . 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 . 原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C . 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繁荣 D . 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16世纪天花由西班牙人带入美洲,天花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印第安人不再相信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材料表明天花这种传染病(    )
A . 加快了欧洲征服美洲的进程 B .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 导致美洲土著人口大量死亡 D . 宣告印第安文明的彻底消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商主义诞生于15世纪的西欧,盛行于16、17世纪。托马斯·孟是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必须谨记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在他看来,为了扩大贸易出口,必须扩大国内的商品生产,国家应该用关税政策来保护制造业发展,促进生产,增加就业。他还主张通过发展航运业来扩大对外贸易,进而增加国家财富。《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18世纪英国经济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重商主义百科》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王韬首先提出“商富即国富”,以“恃商为国本”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指出:“通商之益有三,工匠之娴于艺术者得以自食其力,游手好闲之徒得有所归,商富即国富,一旦有事,可以供输糈饷,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欤!”郑观应的思想显得更为激进,他直接将“商业”作为武器,首先提出“商战”的口号,对于进行商战的具体方法,他认为应该“兴制造”,即“以通商为大径,以制造为本务”。晚清思想家所探讨的“商”是广义的商,是“农、矿、工、商、交通五项中,商居其一,是诸家之视商不啻为其他四事之纲领”。

——摘编自《鸦片战争下史观》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重商主义思想在英国盛行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重商主义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
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船舶管理等法律关系的依据。17~18世纪,海商法由共同普遍适用的国际性特别法开始转变为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国内法,西欧国家纷纷掀起海商法的立法高潮(见下表)。这反映出该时期西欧国家(   )

时间

国家

法律名称

1601年

英国

《关于商人中使用的保险单法规》

1681年

法国

《欧洲海事法典》

1721年

荷兰

《鹿特丹海上法》

1737年

西班牙

《毕尔鄂法令》

1786年

威尼斯

《商业海运法典》

A . 海外殖民扩张异常激烈 B . 海权意识普遍提高 C . 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D . 海上贸易日益兴盛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    )
A . 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B . 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 C . 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句话:本地除了白银外,所有的东西都价格昂贵”。这反映了当时西班牙(   )
A . 世界中心地位确立 B . 出现了“价格革命”  C . 出现了“商业革命” D . 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新航路开辟之后,旧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畜出现在新大陆,由于缺少天敌以及条件适宜,草场的自然生长根本赶不上这些牲畜的生长与繁殖速度。玉米在中国传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因肆意种植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 . 改变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状态 B . 造成了世界人口的衰减 C . 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D . 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 进行良好的管理,组织穆斯林手工业,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
A . 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 B . 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 C . 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 . 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民以食为天,食物物种交流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迎来了高潮;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物物种日益丰富的同时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木薯、番茄、可可、花生、红薯、南瓜、瓜笋、菠萝和其他一些物种。例如,马铃薯很好地适应了从爱尔兰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的引入对18—19世纪这一地区的人口激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增的人口为海外帝国提供了大量人力,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马铃薯营养丰富,容易保存,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尤其如此。在马铃薯的原产地安第斯山区,人们已经开发出了极高的生产及储存马铃薯的技术。15世纪,马铃薯为安第斯印加帝国的扩张提供了能量。马铃薯在欧洲,特别是在爱尔兰的经历也揭示了过于依赖单一主食的危险性。1845—1852年,由于一种马铃薯疾病而导致的歉收使爱尔兰陷入了马铃薯饥荒之中:100万人死亡,另外还有100万人移出国境,爱尔兰因此丧失了1/4的人口。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著),夏天(译)《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材料二:疫情背景下国际食物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凸显,使得低收入国家、地区和脆弱群体面临更为严峻的食物和营养安全形势,加强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同时国际合作也面临着受疫情冲击导致的治理目标和手段变革、预算削减等挑战。

——摘编自陈志钢等《疫情下的全球食物安全及国际合作:中国的角色和应对策略》)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马铃薯迅速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疫情背景下较为严峻的食物和营养安全形势?
1692年,马萨诸塞的新殖民特许状规定所有者成为该殖民地的政治权利来源。有人评论道:各城镇会考虑所有独立人士的审慎意见。这些人的经济能力会让他们在城镇事务中享有按自己意志行事的自由;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实现多数人的统治,而是维持清教徒的道德共同体。”材料说明(   )
A . 马萨诸塞州是英国国教的道德共同体 B . 有产者的意见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C . 精英政治在殖民地有一定的历史传统 D . 清教徒决定着殖民地的政治经济事务
下面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A .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 . 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C . 亚非拉的近代化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93—1595年,西班牙国王三度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上限。这一政策出台主要是因为(    )
A .   西、葡两国殖民地争夺愈演愈烈 B .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 C .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 . 荷兰日益成为海上贸易强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到: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用基督教的扩张主义来解释。……基督教浸透了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基督教首领在执行“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的命令时,时常采用种种强有力的方法。不能体现这种情况的是(    )
A . 开辟新航路 B . 黑奴贸易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义和团运动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但在近代英语中同时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这主要说明(   )
A . 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 B . 英国语言具有先天优势 C . 殖民扩张推动了社会进步 D . 英国文化殖民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