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 知识点题库

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v、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甲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乙类——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其分类标准是(   )
A .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目的 B . 是否是向外国学习的改革 C . 是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 . 是否改变原来社会性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桂荣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能够进行,除了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之外,与统治者高层对农奴制的弊端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有关。夏金霹在《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中的对立与斗争》一文中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改革道路斗争的产物。农奴制改革前夕,全国农奴暴动愈演愈烈。同情农奴的下层知识分子和民主革命者自发组织起来,他们主张推翻沙皇统治,彻底解放农奴。但由于着一股力量的孱弱以及沙皇统治的残酷,全国未能形成自下而上的农奴解放运动。韩东在《试析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一文中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加速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还改变了国家的道德环境,推动了社会思潮和民主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改革有它的不彻底性。改革保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之后土地缺乏现象加剧,农民的耕地大量减少,从而导致了20世纪初俄国农业经济危机的发生。

——姜红珍、沈为慧、何成刚《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世界近代史》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概括指出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919年2月14日,苏俄颁布法令宣布“必须从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体形式”,而“所有各种个体的土地使用形式都应当看作是暂时的和正在过时的形式”。该法令(    )
A .   引发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 体现了盲目乐观的情绪 C . 反映了战争形势的好转 D . 促进了经济政策的完善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沙皇为了防止农奴暴动采取的措施是(   )
A . 农民赎买份地使用权 B .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 . 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D . 地主可以买卖农民
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同时也是全方位对外扩张的鼻祖。他开始执政后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据此可知,“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查士丁尼 C . 伊凡四世 D . 穆罕默德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 .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 .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 . 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 . 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近代俄国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革,第一-次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还有一次是斯托雷平改革。后者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 . 废除了存在已久的农奴制 B . 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C . 破坏了村社的土地公有制 D . 成为了十月革命的导火线
下表是19世纪六七年代美俄等国的相关史事。据此可知(   )

国家

重大措施

美国

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普鲁士

宰相俾斯麦促成南德诸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实现合并

日本

明治天皇颁布“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等法令

A .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趋同 B . 各国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C . 国家元首享有立法大权 D . 深化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
一场成功的“避免革命的改革”最适合用于评价(   ) 
A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B . 俄国1861年改革 C . 中国清末新政 D .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②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

③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④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下列有关1861年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B . 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C .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 . 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
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时期颁布法令,规定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实行连保,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这些措施旨在(   )
A . 塑造农民的集体主义的观念 B . 剥夺村社农民的人身自由 C . 强化村社管理保障地主利益 D . 由村社取代基层行政管理
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是(   )

①模仿西方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        
②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与劳动力

③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愿望        
④自上而下用改良方式推动变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 

 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农业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 (1) 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与了”俄国农民获得这些“人”的权利是在(    )
A . 二月革命 B . 十月革命 C . 亚历山大一世改革 D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然主义者的亚里士多德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仅应该研究理想的最优良(模范)政体,也许研究可能实现的政体,而且由此更设想到最适合于一般城邦而又易实行的政体”。……开天辟地地提出“人民主权”“普遍意志”的卢梭这样说,“我们总是在何为政府的最佳形式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忽视了每种政府形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最佳政府,在另一些情况下是最糟糕的政府”。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虽然指出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民族。同时代的马克思则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看待政制变迁,即著名的经济基础决定作为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

——摘编自杨光斌《论西方政制危机之政体条件原理》

根据材料的局部或整体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题,围绕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 . 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B .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 .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 . 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普希金在《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写道:“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以下对普希金的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B . 指出农奴制的存在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 C . 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D . 说明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征服的扩大,帝国的逐步建立,他才感到要想征服、统治这广袤之世界,就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当地民族作出让步.他到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让步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期.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以及后来分离出去的帕加马、巴克特里亚,这时进入了稳定发展、相互竞争的“治天下”时期。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叉渗透》

材料二:这一社会差异的严重性在俄国羸得对拿破仑大军的巨大胜利之后变得明显。1815年至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当他们回到俄国时,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起义不幸地失败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欧普遍的生活环境,更准确地说,俄国缺乏商业、工业.那时存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被束缚的、无生气的农奴群众,即通常所说的“黑民”与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和宫廷。因而,种种改革和十二月党人所向往的西方式社会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印度几个师在西线和美索不达米亚作战;许多身着法国制服的非洲人在法国北部作战;大批的中国人和印度支那人在后方的劳动营里服劳役。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作出让步"在波斯地区的表现。指出“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中位于西亚的王国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大军”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影响。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战争本身...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请结合战后印度斗争史实说明殖民地居民“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恭顺”。
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如此自由”(    )

A .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