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 知识点题库

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导致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 . 沙皇专制终结 B . 借鉴西欧的技术和经验 C . 农奴制度的废除 D . 上层建筑的近代化改革
列宁说:“如果总地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最近,俄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评价沙俄一位伟大的沙皇:“对俄国来说……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有(  )

①颁布“解放”法令 ②在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

③推行地方自治改革 ④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 (3) 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地为地主劳动,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缺乏来源。1858~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近290次。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以后,农民运动更加高涨了。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于1861年2月19日通过了二一九法令,法令共17个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宣言》指出“这次改革在对农奴们揭示出新的未来的时候,农奴们将会了解和感激地接受高贵的贵族们为了改善农奴的生活所做的重大的牺牲。”;《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是一系列法令中根本的法令。它规定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农民可将份地赎买为私产,但须向地主缴纳大大超过土地价格的赎金。同时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不仅如此,农民赎买份地之前,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整理于周一良《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俄国二一九法令推行的社会条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俄国二一九法令。
伊凡四世时期,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取代了出身波雅尔贵族的总督和乡长,他们的俸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这一措施(   )
A . 目的是为减轻百姓负担 B . 全面削弱了贵族特权 C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 . 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
下图是关于1861-1913年外国在俄国投资数额的统计数据(单位:百万卢布)。由此可知(   )

A . 俄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建立 B .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 C . 外国在俄国的投资环境恶化 D . 国家公债阻碍私人投资数额增长
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俄国农奴制改革(   )

“如此自由”

A .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C .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 使农奴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 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调整 B . 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 C . 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 . 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列宁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 .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 . 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 . 农民成为商品
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 .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B .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 .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 . 废除了贵族特权
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   )
A . 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B . 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 C . 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D . 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列宁在《“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中指出:“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知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C . 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 D . 农奴的反抗斗争
读下表,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

A . 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B .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 .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 . 生产关系的变革
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和英国相等。但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30倍,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1/15。同期,俄国的铁路有1500公里,而英国有1.5万公里,德国由1万公里。……俄国出口的是农产品,进口的是工业品,它已经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导致当时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奴制的阻碍 B . 工业基础薄弱 C . 沙皇闭关锁国 D . 未进行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独立战争爆发前,很多文学作品都表达了北美殖民地的民主风气,并号召民众要与英国殖民者和自身的保守思想作斗争,认为人人生来自由、平等与独立。北美的工业品与宗主国商品竞争加剧,英国实施了一系列限制北美工业发展的政策。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各殖民地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个基础上便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因此,到18世纪中叶,美利坚民族逐渐形成。

——摘编自赵登明《简明中外通史》

材料二:18世纪,俄国政府允许资产阶级购买农奴或把农奴无偿拨给他人,这使资产阶级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俄国政府通过高关税政策保护俄国工业,以及通过广泛的加工订货,使一部分资产阶级大发其财。列宁说:进步的贵族军官“由于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同欧洲的民主思想相接触而被传染”。战后,当十二月党人已建立了秘密的革命组织并提出进行政变任务的时候,他们就更加重视西欧的革命思想。十月革命党人起义前,“谁也不相信正是在彼得堡的中心,有可能爆发攻击沙皇专制制度的巨大政治起义”;起义后,“俄国人民在睡梦中惊醒”,一批秘密革命小组出现了,“作为反抗现存制度斗争的一种表现艺术,它也和文学一样,逐渐成为现实主义的艺术”

——摘编自姜德昌《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历史背景》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美独立战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在性质上的差异,并分析,上述差异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独立战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相似的文化背景,并简析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0世纪中期,基辅罗斯与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进行貿易,在政治和经济上,基铺罗斯深受拜占庭的形响,一些新词汇也进入到饿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十字架、修道士、哲学、逻辑性等。

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为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的与游牧生活有关,如长杝、托运队,有的与国家架构、贸易相关,如国库、商队、可汗。

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决心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亲自前往西欧学习,随之而来的词汇包括司令部、港口、船舱、帮等。

19世纪,俄罗斯宫廷崇尚法国文化,法语成为俄国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大量法语词汇独进了俄语中。其中有的属于生活领域,如长沙发、衣帽间;有的属于艺术领域,如演员、芭蕾还有政治、法律及军事名词,如行政区、议会、仲裁、侵犯版权、军队。

——摘编自王晓华《语外来词的多维度研究》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俄语在吸收外来词上表现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A .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 . 农民需用高价赎买份地 D . 农民成为商品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①和②应分别填上(    )

A .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B . 南北战争、俄1861年改革 C . 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 D . 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从事打工等副业活动较多。

材料: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份地减少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之税高赋重,农民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努力寻找增收机会。地主经济和部分富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支持。农民受雇于地主及富裕的同村人,既能在农忙时从事田间劳作,又能在农闲时赚取额外收入来交纳赋税和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这些副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和有益补充的作用,较之农业,副业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部分农民成为无产者的同时,部分富农成长为企业家,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大量外流造成当地劳动力短缺,破坏了当地劳动力结构,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接触村外世界和从事非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觉悟。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管窥》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原因。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