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知识点

1、造成了人力,财力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2、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帝国瓦解,英国法国地位下降,美日兴起;
3、战争导致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5、促进了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军事科学技术;
6、战后成立了相关的国际联盟维护全新的世界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美国学者杰里特利在《新全球史》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第一次流感发生了,……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
A .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 . 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 .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D .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 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B .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 C . 人类对友爱的向往 D . 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

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

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就这一积极影响,请再举一例。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劝说工人阶级妇女在工厂劳动。为高工资和爱国主义所吸引,妇女涌向了这些新的,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战前的1914年,受雇于政府造船厂、工厂和兵工厂的妇女只有2000人,到一战结束的1918年,人数激增至24.7万;工会女会员从1914年的35万增加到1918年的100万。从绝对值来讲,妇女在工厂劳动工资在战争期间增加了,但仍然只是相当于男性收入的一部分。战后,这些妇女成为“多余的人”并被要求离开。到1921年,英国在工厂工作的妇女人数比战前还少,工资下降,又恢复到男人工资的低比率上。

    1918年英国下议院一反四年前的态度,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有人认为,该法案是英国政府对妇女战时贡献的回报,同时也有诸多不同看法,主要基于以下事实:战前妇女解放运动余威犹存,一战前争取妇女普选权的激进分子采取了诸如纵火、破坏、人身攻击等暴力手段;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的二月革命导致沙皇的下台,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政府生怕战后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政局动荡,危及政权。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妇女一战前后就业情况的变化过程。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一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    )
A . 一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 . 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 . 一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 . 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其原因不包括(  )
A . 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B .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C . 国内矛盾的明显激化 D . 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000人,l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一事实说明(  )
A . 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 B . 法国工人为自身的自由而战 C . 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 . 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在远东卷土重来……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召开的备受世人注目的华盛顿会议,便是欧美列强企图遏制日本独占中国、在远东重建新的势力格局的努力。……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指数为100,战争结束时的1918年已下跌至66.1,而到1924年已恢复至119.6,1926年更增加到135。在外国商品重新大量涌入中国的同时,他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迅速增加。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漫画《炉边谈话》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说明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2. (2)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 (3) 材料三漫画中两位老人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修改《中立法案》”。结合所学,任选一方回答。①如果你认为不需要修改,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说明理由。②如果你认为必须修改,请简述修改后的《中立法》内容及其影响。
《全球通史》说:“14年以前,欧洲己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 . 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 .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 . 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爆发时,大国决策者都抱着短期必胜的心理,但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他们主观意志的反面,最终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的战役发生于下图中的(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战后争夺霸权的斗争仍日趋激烈。但是人民普遍厌战,和平主义运动由此兴起,加之俄国十月革命引发的革命浪潮,列强不得不打着和平的旗号,企图掩盖战争并准备扑灭革命风潮。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与美国缔结条约,主张用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美国政府照会法国,建议由美法两国向世界发出联合倡议,先由六个主要国家签署白里安提出的非战公约,然后由世界所有国家签署,由此.法国和美国的"双边"公约被改造为"多边"公约,从而美化了美国的国家形象。法国政府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是慑于美国的实力,不得已同意了美国凯洛格提出的方案。1928年8 月,《非战公约》签字仪式在法国举行。作为《非战公约》发起人之一的凯洛格承认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除了麻痹资产阶级和平运动者之外,《非战公约》并没有改变国际形势,也无力阻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要想世界永久和平,必须有一个新秩序,不应再用老一套的外交方式来解决战争问题,战胜国不应要求割地赔款,应该废除秘密外交,应该通过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来创立新秩序。威尔逊的提议(    ) 
A . 使美国攫取了世界政治霸权 B . 维持了持久的国际和平 C . 有利于集体安全机制的建立 D . 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国际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的土地上进行试验。

材料二: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时序示意图:

材料三:1943~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以美、苏两国为代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同时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同时在打败法西斯赢得二战胜利、战后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各国民族独立等方面作用相当巨大。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国际会议,并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并结合所学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1918年生活费指数和实际工资指数分别为1914年的174.3%和92.3%。农村分化十分严重,特大地主增加42%。1917年的大米产量比1916年下降6.6%,但城市人口比战前增加了20%。奸商进一步囤积居奇,哄抬米价。群众无法压抑的愤懑终被政府出兵西伯利亚的告示所触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米骚动事件。1918年7月23日,富山县妇女自发发动了阻止将大米运往外地的斗争,揭开了米骚动事件的序幕。整个骚动历时2个多月,波及全国2/3地区。斗争矛头不仅对准奸商豪富,而且指向天皇和统治阶级,提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米骚动事件被镇压后,工农革命斗争继续高涨。1921年各种马克思主义小组在全国陆续成立。1922年4月还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全国性农会一一“日本农民组合”。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米骚动事件发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米骚动事件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召开的)一个半世纪以前,为结束“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冲突,各方达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制定了指导一般外交政策行为的原则。由此产生了把不再受宗教驱使的现存政治实体作为出发点的欧洲秩序。此后将近一个半世纪里,这一体系通过几乎是自发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同盟,把挑战者约束在这一均势中。

均势未能挡住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军事势头。法国跨过它古老的边界,征服了欧洲大陆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之后险些在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覆灭。这次维也纳会议的与会者在旧体系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重新建立新的均势,还要面对法军占领所引起的民族主义的新浪潮。

俄国沙皇、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构成的“神圣同盟”防范对国内体制的威胁;英、俄、普、奥“四国同盟”剿灭任何对领土秩序提出挑战的国家;“大国一致”机制确定了定期召开同盟国政府首脑参加的外交会议,制共同目标,对付新出现的危机。三套机制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支柱,均势是维也纳会议中取得的重大成果。英国通常不介入尚未出现、或短期内仍不明朗的局势,但在1904年,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加入法国和俄国的协约国联盟。

维也纳会议后的头40年里,对欧洲秩序起到了预防冲突的缓冲作用。任何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随后的40年,维也纳会议的愿景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破灭,均势内固有的尔虞我诈把世界推向了战争。

——摘引自【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

  1. (1) 有人说:“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说,维也纳体系是‘反动的’;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维也纳体系却是有重要贡献的,它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被公认的第二个国际体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解释。
  2. (2) 概括维也纳体系走向破灭的原因。
世界从古到今,经济的重心经历了几次大规模转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6月3日

报道,这张地图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

院的一项研究绘制,利用了英国经济学家

安格斯•麦迪森对历史上各国国内生产总

值(GDP)的估算数据。……在公元1000

年,中国和印度战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

二。全球经济重心当时稳固地居于东方。

在保持了820年后,经济重心开始向欧洲

转移,之后又向北美转移。然而,在过去

几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迅速地拉回原

来的地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所预测,

到2025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向公元1000年

时那样回到远东,不过要向北偏移很多。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对公元10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最终,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列强之前的矛盾,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欧战爆发。此时,欧洲各国人民情绪高涨,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国家展现实力的一次机会,前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会为自己民族赢得一个更光辉的未来,当然,没人认为战争会影响自身,40年的和平麻痹了所有人。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大多数国家的人民也这样认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国家会在几个月内取得胜利。……“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支配世界革命的记忆,已不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渗透它的文化,已不再是1914年前所了解的那种资产阶级文化。当时完全掌握世界经济、思想和军事主力的大陆,如今已不再是世界经济、思想和军事的主力,不管是一般的历史或特殊的资本主义历史,都不曾在1914年告终,不过世界的极大部分,都已经通过革命进入一个基本上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势。”自1914年以后,世界果真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 (1) 根据材料,分析欧战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战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后,英国无力领导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美国虽然处于世界经济实力结构的顶端,但不愿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体系的责任;欧洲大陆国家为了恢复国内工业生产,纷纷采取不负责任的金融、贸易政策,使世界经济体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激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倾销战、关税战、贸易战,形成了几个相互竞争的贸易体系和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混乱。

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占54.8%,黄金储备占48.5%,出口额占50%,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为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此次会议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连同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共同构筑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曹广伟《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经济秩序演变的看法。
19世纪初与20世纪初,先后发生了两次欧洲为主体的大规模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15年平定欧洲各国之间已持续25年的战争……胜利者们同意给予法国人一个温厚的和平……由于兼顾了所有主要国家的利益,(1815年的这次)会议成为西方文明史上最成功的谈判会议之一……就整体而言,这次会议为主要国家之间保持力量平衡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美]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插图战争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见证了许多国际事务中取得的开创性成就……不过,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纠纷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更多新的压力……不断发展的俄国革命让西方国家感到极度恐惧……日本工业进入水平更高的发展阶段,增强了国力;中国……逐渐摆脱了西方控制;在墨西哥所进行的革命运动怀抱同样的初衷,为国家赢得独立是革命的主题。……这意味着一个重新整合过程的到来,预示着世界历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美]亚达斯等《喧器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 (1) 材料一中“持续25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战后召开的会议是如何使“主要国家之间保持力量平衡”的?
  2. (2) 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事务中取得了哪些“开创性成就”?
  3. (3) 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战争是如何影响国际秩序发展的。
“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这是一位古希腊诗人对难民悲惨境遇发出的慨叹。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过去60多年来,全世界约有75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下列与难民有关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

②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③成立“联合国难民署”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④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