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知识点题库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对抗局面。因为印度支那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1950年4月24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4号文件《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该文件认为,在中国军队已经推进到印支边界的情况下,法国军队和当地部队的联合将难以成功的遏制,因而美国的援助是基本的;“失掉”印度支那无疑将导致东南亚的“丧失”。长期以来,西方以非常矛盾的心态看待中国,因而中国集“富庶与贫瘠、发达与落后、聪慧与愚笨、美丽与丑陋、强大与虚弱、诚实与狡诈”这些互相对立的特性于一身。越南战争不仅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克松政府为了摆脱越战,对美国的军事部署、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摘编自苗岩春《试析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原因》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经济学家认为,该组织的建立表明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该组织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7 B . 图片_x0020_100008 C . 图片_x0020_100009 D . 图片_x0020_1000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英国最大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解体已不可避免。英国政府于1947年6月匆忙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巴基斯坦国,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王公土邦562个,享有独立地位,可选择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后来许多土邦在当时印度的多方交步下决定归属印度,然而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却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两国在之后仍爆发过多次战争。划界工作由一位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在总督府闭门近两个月,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在一张并不太准确的地围上完成。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互不信任,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量的宗教冲突和种族清洗。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一些大都市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

——据谌焕义《论艾德礼政府实施印巴分治政策》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巴分治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印巴分治。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 . 二月基命推翻少皇专制 B . 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 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及其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数

2

3

2

1

2

A .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B . 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 . 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 D . 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里,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从1965年到1979年,苏联政府先后七次大范围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价格指数提高60%以上,同时规定对产品“固定收购,超售奖励”。这表明(   )
A . 赫鲁晓夫以农业为改革重点 B . 政府重视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C . 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得到有效解决 D . 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有这样一个经济繁荣地区,它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这一地区是(    )
A . 巴拿马 B . 海湾地区 C . 阿富汗 D . 巴尔干半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路齐一指出:“大变革(大变局)指一个国家(社会)的大发展,即一个国家(社会)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都出现大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而不是指某项事业或个别社会领域的大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大变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更高级的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

——摘编自杜庆昊《大历史视野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古今中外历史中选定一个大变革(大变局)时期,并运用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在6年时间中,正义与邪恶的力量展开殊死搏斗,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下列属于1940年战事的是(   )
A . 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 B . 诺曼底登陆为英法联军反攻保存实力 C . 德、意、日正式结成了三国军事同盟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苏德战局发生根本转折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

A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 . 新兴力量的崛起 C . 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举措(   )
A . 为赢得国内战争胜利提供物资保障 B . 使苏联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C . 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严重弊端 D . 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001年7月,八国首脑会议在热那亚召开的同时,全球来自德国、英国、希腊、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地的10万名抗议者聚集热那亚,并与警察爆发激烈冲突。该事件表明经济全球化(   )
A . 加剧国际政治形势的紧张 B . 呈现合作与冲突并存局面 C . 遭遇发展中国家普遍抵制 D . 使西方发达国家获益最大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技术不再被视为政治中立,“如果我们不在数字、人工智能等所有领域打造自己的领军者,那么我们的选择将由其他人决定。”材料旨在强调(   )
A . 科技发展深受意识形态左右 B .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C . 科技发展深刻改变人类政治格局 D . 科技话语权事关国家主权安全
2020年,新冠疫情笼罩下的许多行业停摆,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对此,许多国家推出了各种补贴:美国政府特批了纾困救济计划;日本为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英国政府推出了“薪酬计划”;加拿大各级政府向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德国政府向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发放500亿欧元补助款。上述材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 )
A . 加大了国民福利投入 B . 改善了广大人民生活 C .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 缓和了国内各种矛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分期各异。

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

“三分法”(1945—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

“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

“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

——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1994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 试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世界经济史》写道: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到1949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与1948年相比,英国、法国等18国制造业产出总额1949年增加13%,1952年增加39%。这段记载能说明马歇尔计划(    )
A . 帮助西欧恢复战后经济 B . 拉开美苏“冷战”序幕 C . 推动欧洲加强政治联盟 D .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1947年的美国总统在一次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一演说(   )
A . 意味着美国要援助欧洲 B . 标志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 C . 直接造成德国的分裂 D . 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    )
A . 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 . 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 C . 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D . 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