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请欣赏漫画《祸水东引》,漫画中英法两国旁观希特勒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打算“让他去进攻苏联”。这反映出英法一直都在推行(    )

A . 门户开放政策 B . 闭关锁国政策 C . 绥靖政策 D . 不抵抗政策
1935年3月16日,德国颁布《国防法》,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这表明(   )
A . 凡尔赛体系开始受到冲击 B . 德国扩军备战开始合法化 C . 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 . 欧洲出现世界大战策源地
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A . 一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 .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 . 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 . 二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早爆发的地点是(   )
A . 欧洲 B . 亚洲 C . 美洲 D . 大洋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期间,中东地区是连接欧洲和亚太两大战场的枢纽。1940年6月,由于法国投降和意大利参战,欧洲经由地中海通往中东的航路基本被切断。若不能保证中东的军需及民用供应,中东必将不战自降,因此,英国视中东供应为头等大事。1941年,英国中东司令部组建了中东供应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为中东各地区分配可供使用的船舶;确定进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审查并批准进口许可证;决定应从哪些国家进口货物;在中东维持小麦及其他大宗货物的共同储备,以供紧急时期之用等。该中心对中东各国的出口货物实行包买、先买政策,使得中东各国政府和老百姓手里持有大量钞票;为了支援盟国,该中心大量进口战略物资,把民用物资的进口削减了4/5,使得中东地区的生活用品短缺,供不应求。1942年,美国正式加入中东供应中心,美国对中东的出口额当年比1939年增加2倍,大大超过英国,但英国凭借英镑的优势地位,坚决抵制美国控制中东。1945年11月,英美协商解散了中东供应中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供应中心成立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东供应中心带米的影响。
下表为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生产的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对比数据。

时间

苏联

德国

1941年

6000辆

6075辆

1942年

24700辆

5500辆

1943年

24000辆

11500辆

1944年

29000辆

29050辆

这些数据可用来印证当时(    )

A . 苏联工业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B . 人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C . 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优越性 D . 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战略转折
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意在说明(   )
A . 石油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性 B . 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 . 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 . 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 . 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直至一战结束,均势政策仍然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头等考量因素。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均势转向了对德“绥靖政策”。这意味着助长德国的进攻性行动和英国的步步退让: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3年4月,德国和协约国因为前一年的国联裁军会议草案条文发生争执,并于1933年10 月退出裁军会议;1933年10月19日,德国退出国联。作为国联领袖的英国,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惩戒言行,英国的妥协行为无疑对正在蠢蠢欲动的法西斯德国起到了“安心”扩张的心理作用。接着在1936年,德国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这一举动使得协约国丧失了一战后获得的最有效的安全保障,而英国仅仅是“超然事外”地向国际联盟提起抗议而已。

-----摘编自程诚《两战期间英国对德绥靖政策原因的新视角》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英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二战前的英国社会进行了“和平投票”,86.8%的受访者赞成联合起来对侵略者进行经济及非军事手段的制裁。在军备问题上,90.6%的受访者赞成用“国际协定”来实现全面裁军,82.5%的受访者赞成根据“国际协定”来实现对各国陆军和海军中的航空兵部队的全面废除。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 . 英国民众希望政府强力制止法西斯扩张 B .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有一定社会基础 C . 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D . 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出现放缓趋势
【选做 2: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日本 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 年策动“华北自治”无疑鼓励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1934年 12 月意大利制造了瓦尔·瓦尔事件,向埃塞俄比亚军队开火,反而要求埃政府道歉和赔款,遭到埃政府严正拒绝。伴随着英法的妥协政策,1935 年 10 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埃塞俄比亚开始了为期 6 年的抗意战争。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始终关注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发展,并给予广泛的声援。在抗意战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赞赏其不屈的抗争精神。在抗意战争第一阶段即正规战时期,中国政府颁布对意制裁办法,一些进步报刊纷纷歌颂埃塞俄比亚军民英勇抗敌的战绩。在抗意战争第二阶段,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埃塞俄比亚的游击战争。1939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展开,英军也在东非战场向意军发起反攻。1941 年,埃塞俄比亚军民终于取得了抗意战争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张忠祥《现代中非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一中国人民声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 (1) 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埃俄比亚抗意战争的中国元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6年英国外交部一份备忘录上的话说:我们……没有领土的野心,也没有扩张的欲望。我们已经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一切……也许比想要的还要多。我们的唯一目的,是想保住我们现在拥有的,并和平地生活。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所爆发的战争和有关战争的传言、争吵和摩擦,都会出现破坏和平成果的情况,我们都会是输家。

1932年英国财政部认为,收支平衡很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国家债务增加了12个百分点。“金融和经济风险”对于反对国防预算大幅增加产生了重要作用。慕尼黑阴谋之后一位财政部官员说:我们认为我们也许养不起这样一支空军。因此,不如向希特勒提出那种最令他欣慰的和平胜利的建议。

材料二: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西方各大国家是否本来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以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对德国和日本采取的绥靖政策是不是犯了一个灾难性的错误?然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颠倒的,绥靖政策并没有导致战争,而恰恰是因为战争的爆发才有了后来的姑息。我们一般都认为到1939年战争在波兰还没有爆发。但事实上,这场战争始于1937年的亚洲,甚至始于1931年日本侵略满洲之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 (2) 材料二对绥靖政策和二战的爆发有什么新认识?请举出两个“姑息”的例子,并说明“姑息”的危害。
  3. (3)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后果,能得出什么启示。
20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在其著作中指出:“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齐世荣《绥靖政策研究》

材料三: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 (1) 你是否同意列宁的观点?请结合凡尔赛体系的有关内容加以论证。
  2. (2) 最能体现材料二中“英国的绥靖政策”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吸取国联的教训”的措施。
下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其中代表日本实力变迁的是(    )

A . B . C . D .
犹太难民来华犹太难民情况简表

时间

人数

1933—1937.8

1000—1500人

1937.8—1939.8

约20000人

1939.8—1940.6

2000至3000人

1940.6—1941.12

约20000人

1933年的纳粹政权曾鼓犹太人移民,但纳粹政权控制范围之外的国家限制了这一行为-如果流亡者多是被纳粹政权剥夺了财富的穷人。波兰驻德国大使利普斯基在1938年9月与希特勒谈话“为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我们波兰人将在华沙为他建造一座辉煌的纪念碑。”1939年美国政府拒绝载有900多名欧洲犹太难民的轮船进入美国,1940年和1941年,美国国会相继否决了向难民开放阿拉斯加州和接纳2万名德国犹太儿童的议案。1933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向德国递交了抗议书,谴责希特勒的反犹暴行。1938年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总领事何凤山发放了1900多份签证,使数千犹太人逃离屠杀。1939年《东方杂志》刊文“虽然我们在上海尚有十多万难民的生活不易维持,但我们只要能力能办到,总可以尽力帮助犹太难民,我们应站在弱小民族的联合战线上,一致对付欺凌弱小民族的敌人。”自1941年12月起,日本对上海犹太难民采取了类似于敌侨的管理方式,至1945年8月,难民们终于迎来了自由。据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当时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五国所接纳难民总数还多。

——摘引自王健《逃亡与拯救:二战中的犹太难民与上海》

  1. (1) 纳粹屠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人痛心的人间惨剧。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二战期间犹太难民问题的认识。
  2. (2) 在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依据下面时间轴的提示(序号),结合相关历史进程,写出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简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

1937年6月7日,刚从西班牙返回北美的白求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世界大战已经打响……西方同家一方面宣布中立,一方面又和德、意、日进行战争资源交易。”白求恩意在(    )
A .   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发展 B . 批判西方的强国靖主义政策 C . 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底图 D . 强调中国全面抗战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