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期间,欧洲协约国劳工短缺,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梁启超曾说:“在法国之华工,在美国之华侨,多有与其职务之外,实力以裨助战事者。国内各埠之华商,以种种方便为物产上之协助,皆其显著者也。然则,我友邦似不能以政府一二人一二事之怠慢,而抹煞我全国人多数之热诚。”

材料二:据顾维钧回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仅获两个席位,而巴西由两席增至三席。法国外交部解释说:“一个国家在和会上的地位是要由该国在战争中为协约国所做过的努力来确定的……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甚少,而巴西海军曾巡弋南大西洋,保护了协约国运军火的船只,对协约国贡献甚大。”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对日抗战。当西方国家实行绥靖政策时,中国战场如火如荼,爆发了平型关、台儿庄等一系列战事。据统计,二战伤亡人数在9 000万人以上,其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为3500多万人。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材料四:

  1. (1) 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在一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怎样的待遇?
  2. (2) 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二战结束前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3. (3) 你怎样看待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图是漫画家张谔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刊登的漫画,讽刺德、意、日法西斯向末日“终点”赛跑。结合所学,下列对“墨索里尼荣膺’第一名”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墨索里尼“荣膺”第一名》

①美英联军赢得北非战事胜利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盟军成功实现西西里岛登陆  ④盟军顺利登陆至诺曼底地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历史学习中很重要。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    )

丘吉尔

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斯大林

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

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A . 诺曼底登陆成功 B . 日本投降,二战胜利结束 C .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 D .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944年,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向题”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而中国的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向题”。由此可以推知,此时中美两国(    )
A .   基础教育的关注点不同 B . 政治导向和家国情怀的标准不同 C . 素质教育目标差异很大 D . 遭受战争创伤的程度差异很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宣传机构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全民抗战的英雄国度,一个肩负国际责任、正在走向以美国为模本的“改革"之路的世界大国。美国的主要意图是(   )
A . 遏制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 B . 向世界展现中国现实,帮助中国走改革之路 C . 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 D . 促进美国战争目标及对华政策目标的实现
1976年不结盟国家发布了建立“新的世界消息报道的秩序”的号召,以此作为“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独立的整个斗争的一部分”。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   )
A . 已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B . 与西方国家矛盾日益尖锐 C . 对西方把控国际舆论很不满 D . 一定程度冲击了两极格局
【历史--过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050年5月0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登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即“舒曼计划”)。您国总理阿登纳得知这一方案,当天即华行记者招待会,高度评价了法国的建议。《舒更计划》宣布后,美国立即表态,指出该方案是“建设性的”,是“鼓舞人心的”。苏联对《舒曼计划》则强烈予以谴责,认为“煤钢共同休”是“大陆钢铁卡特尔”,它将“如刷冷战,如刷一场真正战争的准备工作”。英国虽然对法国的建议表示欢迎,却不愿意参加,因为它不愿根据“媒钢共同休”的规定将部分主权委与别人。1950年6月,法、西德、意、比、荷、卢六国根据舒曼的建议在巴黎进行了谈判,1951年4月18日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规定整个计划分两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第二阶段:取消私人协定和卡特尔,以便建立一个自由的共同市场。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8卷)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舒曼计划”提出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舒曼计划”实施的影响。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加剧了阿拉伯各国与以色列的冲突与矛盾。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军事进攻,数天之内便占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并攻入苏伊士运河区。后来双方在联合国调停下停火。这场战争仅6天即告结束,史称“六日战争”。战争使以色列控制面积增加到原来的4倍。战争发生后,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以及美国政府的援助大量涌入以色列。这使以色列犹太人原有的忧患意识明显消退,许多人追逐物质享受,不愿再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战争的残酷性也使一些人转向宗教,宗教领袖与宗教政党在世俗犹太人中的影响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一般民众的鹰派倾向不断加强,以色列政府在处理阿以关系问题上的态度也日趋强硬。

﹣﹣摘编自张倩红、宋静静《“六日战争”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六日战争”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14年6月 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近卫文麿上台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D

“海狮计划”被迫不定期推迟

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A . A B . B C . C D . D
利奥波德·冯·兰克.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近代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他首次揭示了现代国际体系的常在机理和运动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利奥波德·冯·兰克用丰富的历史和道德感强调权势斗争下生动丰富的文明发展内涵。他认为历史并非是乍看来的那样混乱、战争和国家的无规则兴亡,它包含着精神的、道德的、赋予生命的和创造性的力量;在这些力量的互相作用和交替中,在它们的勃勃生机以及衰落和包含更丰富内容、更高价值和更广范围的更生中,蕴藏着世界历史的秘密。

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兰克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所谓“租借”主要指战争物资(如飞机、坦克卡车等)以及其他补给(包括食品和劳务)的租借。租借最初应用于英国,之后将援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俄国、中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到1945年8月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的统计为98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意义。
英国的一则广播新闻稿写道:“丘吉尔应约在纽芬兰阿根堤亚湾的贫瘠海岸与罗斯福总统会晤。……他搭乘英国最新战舰皇家海军威尔士王子号舰艇穿越大西洋。战舰全速行驶,显然是为了躲避德国潜水艇的追踪。8月12日,首相先生和总统先生签下共同宣言”。这一“共同宣言”(   )
A . 签署于苏德战争爆发之后 B . 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C .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D . 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1938年 9 月,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会见了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次会见的地点位于图中(   )

A . B . C . D .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有如下演说:“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对这一演说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 . 荷、比利时等西欧国家正遭受着德军装部队的进攻 B .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战争已经爆发 C . 德国正在执行“海狮计划”,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 D . 敦刻尔克大撤退已经结束,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沦陷之后,希特勒想当然地认为英国也会识时务地投降。起初,他试图同英国人达成协议,当他的提议被置之不理时,他便发出了入侵英岛的指令,而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认为只需通过空袭,而无须采用危险的渡海方法,便能征服英国。此后的空袭演变成了关键性的不列颠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较大的转折点之一。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但是,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和飓风式战斗机更为先进,因为英国人大量生产飞机比德国人晚几年。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雷达是一种新发明,它能使敌机在距离其目标还有50至100英里时就被“发现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邦自治领的几千名飞行员同少数分散的波兰、捷克、法国和比利时的飞行员一起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也使希特勒进攻英国的机会彻底落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列颠战役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取得不列颠战役胜利的意义。
据(美)帕尔默等着的《冷战到全球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   )
A . 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 B . 引发欧洲种族歧视和社会冲突 C . 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D . 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材料: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盟国领袖终于可以开始想胜利以及未来世界的大格局了。丘吉尔希望重整英国、法国,甚至战败德国之实力,再加上美国,就可以和东方的苏联势力抗衡。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苏、英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理事的角色来维持和平,对付潜在的恶棍。斯大林决心以战胜国的姿态要把俄国的影响力伸入到欧洲中部,并且预备把苏联军队征服的国家,变成缓冲区以保护俄国,防止未来德国入侵。不管是多么不可避免,大战结束留下一个地缘政治大真空形势。权力均衡已毁,广泛的和,约依然虚幻难捉。世界因意识形态不同而分裂为两大阵营。战后时期将成为一段漫长痛苦挣扎、以达成战争结束前即已困扰各国领袖的和解方案的时期。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美、苏三国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构想对战后世界秩序形成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史研究是后冷战时期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课题。1991年以来,随着前苏联解体、部分档案的解密,国内外关于冷战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观点。

表3学术界关于冷战史研究一览表

研究领域

研究观点

冷战起源

1、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

2、冷战是由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而形成的

3、冷战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4、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冷战性质

1、美国称霸全球的地缘政治与战略

2、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

3、美苏争霸

4、英国重建“光荣与梦想”的一种策略

冷战影响

1、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2、美苏冷战的结局是“双输”

3、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英国成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

据材料提供的中外学者关于冷战的研究,从“起源”、“性质”、“影响”三个模块中,提取一个综合性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37年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后,便确定了对德政策的基调“只要我们能和德国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用铅笔将他们的怨恨和要求圈划一遍,那么,整个紧张的局势就能极大的缓和。”这一基调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
A .   牺牲弱小国家 B . 保存既得利益 C . 维护欧洲和平 D . 支持德国扩张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1年12月初,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联合国家宣言》摘编:[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 (1) 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
  2. (2) 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