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60年代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 . 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 . 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 C . 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 . 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B . 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C . 中国开放程度不高 D . 美国棉织品价格高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门商品分类比重(%) :

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

A . 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B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C . 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D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

A . 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B . 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C . 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D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 .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C .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 .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是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至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导致进口商品品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 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 B .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 . “海禁”政策的废除 D . 西方棉产品物美价廉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    )

A . 鸦片战争后 B . 洋务运动会 C . 辛亥革命后 D . 五四运动后
阅读下列材料,并逐个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工业化

一,发展进程

中国

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影响,没有能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

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和压榨,进程曲折而缓慢。

西方

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发展,西方的工业化尽管也曾遭受过来自封建专制势力的阻碍,但是重商主义的政策依然给了其发展的空间;

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得到大大加快。

材料二:

近代工业化

二,领导力量

中国

中国的工业化一开始就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大,民族资产阶级更没有能掌握其真正的领导权。

西方

而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是一直在扮演着主角,只不过开始是商业资产阶级,后来是工业资产阶级,再后来是金融寡头在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材料三:

近代工业化

三,资金来源

中国

洋务企业虽然多是政府出资,然有心则后力不足;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在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早已被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所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没有经历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资金更是严重不足。

西方

伴随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有了充足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材料四:

近代工业化

四、工业化的次序

中国

洋务企业从发展重工业开始,用轻工业来辅助;而民族工业则偏于轻工业,重工业几乎无力触及。因此,近代中国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西方

西方工业化是先从轻工业开始,然后再发展到重工业,工业结构合理有序。

  1. (1) 试判断中、西方工业化起步的大致时间?并依据材料一分别列举影响其进程的主要因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难成工业化领导者的主要因素?

  3. (3) 西方开始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在康乾盛世,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却让英国人赶了先。请依据所学知识列出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五大条件及其来源?

  4. (4) 请结合中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差异性,谈谈你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等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    )

A . 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 B . 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西方人喜欢喝中国的茶,穿中国的丝绸 D . 中国的茶、丝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鸦片战争后的头十年,中国人口依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到咸丰元年太平天国革命的前夕,人口达到43200余万,比1840年净增1900余万。这一状况表明当时中国(    )

A . 受到外国侵略影响 B . 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C .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D .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财政处,全面负责筹备整顿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1906年,设立度支部,管理全国的田赋、税收、漕运、仓储等事宜。这些措施(  )
A . 开启了近代化的财政转型 B . 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C . 加强了清朝皇权专制制度 D . 延续同光时期集权型财政制度
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    )
A . 以中西结合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B . 客观上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 C . 推动了清朝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 D . 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丝更陆续,农人纺丝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 .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 耕与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动摇
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A .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 B . 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 C . 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 D . 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 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 .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
A . 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 B .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 . 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D .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据记载,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多制作精致,外观漂亮,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该材料说明在近代初期(    )
A . 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深受西方影响 B . 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顽强抵制 C . 通商口岸附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 西方工业经济的优势还未充分体现
如表是近代中国茶叶所占世界茶叶市场比重表

时间

1860年

1880年

1905年

占比

90%

70%

29%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A . 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 B . 列强的侵略实中国茶叶生产萎缩 C . 经济危机使市场对茶叶需求减少 D . 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扩大
读《中国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的税率比较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 . 从国外进口棉花、棉纱等原料﹣﹣棉纺织民族工业已经兴起 B . 原料和商品税率都降低﹣﹣棉纺织业被西方列强所控制 C . 原料和商品都有进口且税率降低﹣﹣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D . 1843年后税率开始降低﹣﹣英国完全控制关税制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