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点题库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 .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 . 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 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 .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错误的是

A . 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 B . 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C . 巩固苏维埃政权 D .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 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B . 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C . 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 . 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014年12月俄罗斯陷入卢布危机。当年,该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 . 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 . 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 .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中国当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和农业人口占80%,生产力主要还靠人力,农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邓.小平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     )

A . “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 B . 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 C . 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D . 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特刊,征文探讨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重建经济。该刊共刊登了16篇论文和10篇随笔。(   )

从上表可以看出

A . 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 B . 实行社会主义成为民众普遍要求 C . 中共的革命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 D . 知识分子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性
1917年,第二国际的领袖们疯狂地攻击列宁不顾俄国的“落后”程度,硬要“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试图使一个怀孕的妇女生下一个完全没有成熟的婴儿”。这些批评主要是针对(   )

A . 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C . 《四月提纲》的提出 D .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到1964年间苏俄(联)连接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措施经历了“军事动员一商品市场一行政计划一物质利益”的演变过程,这里“行政计划”阶段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

A . 实行余粮征集制 B . 征收固定粮食税 C . 掀起农业集体化 D . 下放经营自主权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 .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 . 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 . 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 .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依靠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该呼吁应出自下列哪一事件后(    )

A . 巴黎公社建立后 B . 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后 C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D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后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 . 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 . 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 . 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 . 批判斯大林
1923年托洛茨基在俄共第12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所以我们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据此可知(  )
A . 俄共全党高度肯定新经济政策 B .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必然选择 D . 新经济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斯大林逝世后,从赫鲁晓夫直到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极力贬低斯大林,甚至恶毒谩骂斯大林。相反,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是个卓越的人物,令我们残酷的时代敬仰,他在其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   )
A . 以历史亲历者的标准来衡量 B . 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 C . 重视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 D . 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
列宁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只要把苏维埃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就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表明当时(   )
A . 临时政府已经失去了民众支持 B . 列宁对革命形势认识有局限性 C . 工兵代表苏维埃实际掌握政权 D . 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下图是1890—1938年美、英、德、俄国/苏联四国的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①、③分别是(   )

A . 美国、德国 B . 美国、俄国/苏联 C . 英国、德国 D . 英国、俄国/苏联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三: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 (3) 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1966-1970年,苏联经济增长较快,国民收入年均递增7.2%,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5%,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9%,均超过60年代上半期。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这表明苏联(   )
A . 工农业生产比例趋于合理 B . 已经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 . 经济建设中浮夸现象严重 D . 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效果显著
1917年8月——1918年7月,苏俄共收购了粮食3000万普特,1918年8月——1919年1月,共收购粮食10500万普特。这说明(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B . 粮食税得到农民拥护 C . 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 D . 余粮收集制不断强化
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 . 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 . 与美国长期争霸 C . 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