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点题库

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 . 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B . 国际环境十分恶劣 C . 突出对国防力量的加强 D . 未改变斯大林体制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 .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 .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 .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A . 罗斯福 B . 斯大林 C . 赫鲁晓夫 D . 戈尔巴乔夫
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
①“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②“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③“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④“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 . B . C . D .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0岁。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A . 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 B . 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C . 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    D . 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赫鲁晓夫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轮换制度,并从1957年开始降低了高级干部工资,规定了政府部长、副部长、部务委员、司长、副司长的最高工资,并废除了每月发给高级干部的专门津贴。据此可知,赫鲁晓夫的此项改革(   )

A . 削弱了其执政时的社会基础 B . 确保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行 C . 有利于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 D . 致力于纠正斯大林模式弊端
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    )

A . 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B . 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 C . 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D . 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
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这表明(    )

A .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 B . 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 C . 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 . 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
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91%(其中小麦增长了131%),肉类产量增长62%,奶类产量增长105%,蛋类产量增长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 . 重点在农业方面 B . 符合苏联的国情 C . 实现了根本突破 D . 取得了一定成效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①稳定了政治形势

②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③稳定了物价

④促进了商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的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

A . 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B .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 C . 坚持计划管理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 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国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 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B . 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C . 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D . 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 . 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 . 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 . 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 . 批判斯大林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
A . 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 B .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 .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 .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1962年《人民日报》社论批判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莽,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态度是(  )
A . 批判苏联在冷战中的不作为 B . 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 C . 赞扬美苏妥协维护世界和平 D . 发出对抗苏联示好美国的信号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而)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的苏联改革(    )
A . 放弃工业化的方针 B . 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C . 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D .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1953~1964年期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问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而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 . 经济体制的转型 B . 农业政策的调整 C . 垦荒运动的推行 D . 经济结构的重建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这些措施(   )
A .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 . 说明改革重点在农业 D . 使苏联综合国力超过美国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了“三和”思想,即通过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和平过渡,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思想(   )
A . 有利于苏联赢得外交主动 B . 体现了苏联经济的劣势地位 C . 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 D . 迎合了欧洲国家的政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