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总统经济报告》(1988年)

材料二

——根据王蕙提、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相关内容整理


  1. (1)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分析准确。)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安全网”的出现(   )

①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③反映了分配的社会化趋势     ④抑制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措施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

A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 . 确保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 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的转化 D . 加大基础设施与军事工业的投入
20世纪3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下列属于该流派思想主张的是(   )

A . 完全肯定国家干预下的市场改革             B . 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 C . 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D . 反对经济全球化
阅读材料并分析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它一方面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是更为广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走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对待平等问题上,……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平等主义的政策(特别是苏共所遵循的)只能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社会,而且这些政策只能借助专制力量来推行。

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英国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当然英国也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

撒切尔主义自出现以来,对它功过的评价争议很大,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的功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政府干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材料二: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忍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锢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在科学垒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摘编自叶荭《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及影响。

  3. (3) 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发展趋势的看法。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 . 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 . 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 .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 . 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20世纪,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一切有收入的人定期交纳保险金;对全民实行免费医疗;实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对煤炭、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钢铁、电力、电报和无线电通讯等部门实行国有化。这一措施(  )

A . 克服了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B . 扭转了二战期间的经济困境 C . 解决了70年代的经济“滞涨” D . 促进了二战后初期经济恢复
加强国际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早在战事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以重塑战后世界经济……力图恢复到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材料三: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材料四:二十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重塑战后世界经济”,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哪些机构组成?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经济问题”?为解决“经济问题”西方国家在外部寻求合作的同时,在内部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

  3. (3) 材料三中WTO的相关规定,反映世界贸易怎样的发展趋势?

  4. (4) 材料四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

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实际达到11.6%和11.5%。这反映出战后日本(    )
A .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成功 B . 统制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 C . 存在“泡沫经济”的巨大风险 D . 强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里根最有可能实行的办法是(  )
A . 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B . 削减开支,减少税收 C .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 .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迄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俾斯麦在1881年时就看到,先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改善工人处境。(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规定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1889年颁布残疾和老年保险法,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工人缴纳。到1900年,领社会保险费的人数达500万人。俾斯麦的社会立法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大危机促使美国政府致力于社会保障事业。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1950年至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11.8%。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福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把与社会福利有关的部分资产,如医院等出售给私人或私营部门;将某些社会福利项目的出资与管理责任交给私人组织;削减国家提供的福利。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国家责任的减弱,如通过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审计、检查和评估等措施强化对它们的约束与控制。

——摘编自闵凡祥《国家与社会:英国福利观念的变迁与撒切尔政府社会福利改革研究》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推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时代背景。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做法。
  2.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撒切尔政府改革社会福利的原因是什么?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社会福利建设中的政府责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二战之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政府的宏观调控 B . 生产力的发展 C . 凯恩斯主义 D . 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
战后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广泛补贴出口产品,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这表明战后西方国家(   )
A . 发展方式不同 B .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 . 建立福利国家 D . 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出现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判断对错)
所示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促进1994﹣1999年间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②增加政府开支、裁减雇员、适当减税

③政府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④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社会学家W·茨阿波夫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是一种“特殊性”,它们对全球不具有普遍意义,不是众多国家可以模仿的路径。他说:“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且道路还不是直线,是渐进的,对于后进国家来说也不只有一条卓有成效的实现转型的道路。”虽然后发国家还可以从西方学到许多东西,但是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美国化和西方化,各个国家都应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曹招根《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陷入财政经济的衰退危机。西方学术界掀起了批判和反思的浪潮,提出对国家开支进行相应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与他们主张相吻合的可能是(    )
A . 削减国家福利 B . 推行国有化 C . 加大基础建设 D . 增加农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