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宗教改革 知识点题库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 . 主张国家权利为神所授 C . 主张政教合一 D . 教皇权利高于王权
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封建割据、王权衰微 B . 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 C . 教皇实力强大 D . 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在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表现不包括(  )

A . 向民众征收“什一税” B . 教皇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 . 教权高于世俗王权 D . 迫使各国统治者向教皇称臣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 . 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 . 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 . 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 .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恩格斯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的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罗马天主教会”。恩格斯说这段话理由包括:(    )

①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

③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④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意志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 . 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 . 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 D .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下列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受王权的严格控制 C . 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D . 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在了500多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若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教法廷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异乡。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
A . 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    B . 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而设立的 C . 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  D . 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
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 . 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 . 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D . 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
A . “教随国定” B . 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 C . “因行称义” D . 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 . 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 . 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 C .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 .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乳牛。”该谚语最能说明(   )
A . 德国是天主教的信仰区 B . 教皇在德国势力相当大 C . 德国完全受教皇的控制 D . 教皇对德国的剥削沉重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 . 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 . 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 . 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


A . 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 . 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 .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 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 . 倡导人的解放 B . 否定基督教 C . 宣扬《圣经》精神 D . 否定教皇地位
“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  )
A . 《九十五条论纲》 B . 《基督教原理》 C . 《大宪章》 D . 《至尊法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亨利八世(1491—1547)确实对自己的正统观念颇为得意。当英国有些无名之辈于1520年左右开始私下谈论路德观点时,亨利自己就撰写了《保卫七项圣礼》,加以严词驳斥,一位感恩戴德的教皇为此授予他“宗教信仰的保卫者”的称号。

——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如果不是亨利八世由于其婚姻上面临的阻力而颁布命令,英格兰决不会与罗马决裂……亨利离婚案令在位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左右为难。如果他拒绝国王的请求,英格兰或许就会背离天主教……另一方面,如果教皇宣布婚姻无效,他就会激怒凯瑟琳之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后者当时正出征意大利,有令教皇丧失其俗权的危险。克莱门特无计可施,看来只好拖延不决。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531年,他(亨利)召集英格兰教士会议,勒令他们承认他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脑”。随后他说服议会颁布一系列法律,终止向罗马交纳一切贡纳,宣布英格兰教会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的单位,只从属于国王。1534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英格兰教会与罗马的最后一点联系也被切断了。然而,这些法令仍未使英格兰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世界文明史》

  1. (1) 在路德改革之初,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如何?罗马教皇对亨利离婚案是怎样的态度?从中你可以看出当时欧洲社会存在怎样的突出矛盾?
  2. (2) 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为何在作者的眼中,改革后的英格兰依然没有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重要影响是(   )
A . 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B . 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C . 基督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 .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