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题库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右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 . 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 . 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 . 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 . 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图中的站立者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对鹰说道:“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但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下列关于美国政策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战前期,美国奉行“中立”政策 B . 一战后期,美国为了“捍卫和平、民主与自由”而对德宣战 C . 美国由“中立”到对德宣战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 D . 美国参战,虽使一战规模升级,但加速了一战结束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 B . 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C . 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D . 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一战爆发前,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 煽动民族仇恨情绪,抹煞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界限 B . 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对本民族进行极端标榜,对其他民族无限歧视、排斥和伤害 C . 将本民族凌驾于民和自由原则上,漠视其他民族自由 D . 主张用恐怖袭击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B . 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 C . 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 D . 造成的巨大伤亡与破坏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3月15日,根据列宁的建议,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批准了《布列斯特和约》。3月17日,《布列斯特和约》也经德国批准并开始生效。《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相当德法两国领土总和的土地,将近5000万人口,损失了煤占全国90%、铁矿占73%、工业设备占全俄的1/3、铁路的33%,还有大量赔款。

    1922年 4月16日,德国、苏俄在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协定共六条,主要内容是:(一)相互放弃要求赔偿战争费用、战争损失及战俘费用的权利。(二)德国放弃因俄国实行国有化对德国国家财产和私有财产造成损失的赔偿要求,但以俄国也不给予第三国同类赔偿为条件。(三)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四)两国根据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缔约后,1922年德国对苏出口增加1倍多,从苏进口增加了13倍。列宁认为它体现了“两种所有制的真正平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德国先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的不同背景。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

A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 . 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 .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 . 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

A .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 . 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 .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 . 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若为下图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A . 克里米亚 B . 凡尔登 C . 来克星顿 D . 萨拉热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结束后,得益于德国的战败,法国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了自普法战争失败以来梦寐以求的霸权。法国凭借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主宰着欧洲大陆——它收复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拥有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其丰富的煤铁资源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的实力;它占领了德国的莱茵河左岸地区,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法国通过和比利时、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一方面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一方面对新兴的苏维埃俄国进行“防疫”隔离。在两次大战期间,正是法国建立的这个安全体系,有效地保卫了欧洲的和平。

——摘自《大国地位的终结 西欧诸神的毁灭——第二次大战前的大国外交》

  1. (1) 概括分析一战后法国处置德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努力。
  2. (2) 分析法国努力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原因。
“一战”对英国社会和正值带来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劳合•乔治担任首相后请政府代之以精悍的战时内阁。这个内阁只有五名成员,这些人都与所负责的具体部门脱离联系,全力策划战事,并拥有最高决定权。在另一方面,劳合•乔治又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的组织机构,使它能够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劳合•乔治对政府机构所进行的改组,实际上就是建立与完善部门负责制。他以战时内阁为媒介,保持着相互协调的状况。但各部大臣不是对战时内阁负责,也不是彼此间相互负责,而是对总统式的首相负责。自从克伦威尔以来,不列颠的领导者第一次享有这样大的权力。同时,在劳合•乔治的设法努力之下,国会通过了一个又一个授予政府更大权力的成文法。

高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大战爆发之前,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已成波澜壮阔之势。1916年,在政府为1918年的大选进行选民登记时,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和妇女选举权问题被触发了。当时,由于大批的成年男子奔赴战场,战前的选民登记标准已显得不合时宜,但又不可能把这几百万人排除在选民之外。而且,既然一个为国家而战斗的男子能够有选举权的话,那么,为国家而工作的妇女们也就应该获得选举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长期战争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和巨大灾难,进一步激化了英国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在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英国各地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怨恨和愤怒”……

1918年1月,英国议会改革方案正式成为了法律。根据这个选举法,英国的选民从800万增加到了2100万,其中包括600万妇女。

--高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政府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妇女在1918年获得选举权的原因,并指出“一战”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20世纪初,德国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外实行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开拓世界市场。“大陆政策”日益不符合德国容克阶级的要求,他们极力要求打破其束缚,去争夺世界霸权。毕洛声称,“必须超越俾斯麦的政策”和“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泛德意惠同盟、德意海军协会都满力张德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泛德意志同盟狂热鼓吹德国负有统治世界的使命,大肆宣传大规的扩张计划,他们公开叫嚷,“如果德国不统治世界,那将从地图上消失,两者必居其一”。出任德国外文大臣的毕洛在帝国议会上演讲道:“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谈论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德国的民族沙文主义和传统的军国主义相结合,表现出极大的侵略性,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性。成廉二世在演说中讲到,“世界要仗德意志才得救”“我们是地球上的盐战争前夕,泛德意志主又室传达到了炽热的程度,民众也红热高呼:让皇帝领导普鲁士,普鲁士领导德意志,德意志领导全世界,这充分再现民族扩张主义的勃勃野心及其对世界秩序产生的巨大威胁,也最终将德国引向了战争的深渊。

——编自《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特征及实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计划低估了对手实力,导致速决战破产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致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有(    )

①德军没有及时在西线集中主力    ②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③俄军在短时间内进攻东普鲁士     ④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协约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④
1919年9月,中国签署了对奥合约,取消奥地利的最惠国待遇,废止了《辛丑条约》中的中奥专约。1921年5月签订了《中德协约》,中国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这得益于(    )
A . 列强对华政策转变 B . 国家综合实力上升 C . 有利历史机遇出现 D . 独立自主地位形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是《一战前列强经济实力、占有殖民地与军费开支增长对比表》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

290

军费开支增长率

19%

110%

80%

270%

材料二: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奥德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切以致于辄开德国,或者为争夺巴尔干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1875~1878年的近东危机,反映了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使俾斯麦难以长期回避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

﹣﹣摘编自马驶《俾斯麦与普鲁士帝国》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的发展状况。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反映的一战爆发总体根源。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政府为处理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
自然界发生的瘟疫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危机也同样威胁到人类的命运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命运攸关的关键时刻。美军却在这时暴发了流感病毒,病毒在四个月内,就完成了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同时病毒也在不断地变异,到了盛夏,明显突变为一种新的具有毁灭性的病毒感染。病毒的伤亡数字在战争中得到了掩护,战争双方为了维护军队士气,纷纷隐瞒疾病的流行。一直到流感传播到当时处于中立地位的西班牙,甚至连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染上,才被完全揭露出来,所以称为“西班牙大流感”。

——摘编自张晓声《1918年美国流感再审视》

材料二 一亿人死亡,占全球人口3%6%。也使得1918年一度处于强势反攻的德军,由于大量士兵患流感而失去军队战斗カ,最终败北。在1919年初的巴黎和会中,流感病毒还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由于赴会谈判的威尔逊总统感染流感引发昏厥,导致其在会期间未能全力坚持其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十四点原则”,使得英法主导的削弱战败国的《凡尔赛和约》得以通过,激化了各国间的矛盾,埋下了二战爆发的隐忧。

——摘编自张晓声《1918年美国流感再审视》

材料三美国总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变化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病毒”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该病毒“向全世界传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班牙病毒”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材料三中“A”区域关税税率变化的历史事件,并以甘地为例分析该历史事件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