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知识点题库

羁縻府州是唐朝对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的管理机构 B . 羁縻府州的首领是由唐中央政权重新任命的,官位可以世袭 C . 羁縻府州管理下的各部落,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D . 所属州县通常都由都督府节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
下列对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B . 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开创了“开元盛世” C . 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 D . 三人都是封建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了重大贡献
唐朝建立于(   )

A . 618年 B . 626年 C . 581年 D . 589年
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

A . 皮罗阁   B . 颉利可汗 C . 大祚荣 D . 骨力裴罗
下列说法不符合唐太宗的是(   )

A . 善于纳谏 B . 重用贤能 C . 轻徭薄赋 D . 唐由盛转衰
下图是电视剧——《贞观长歌》,下列各项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   )

_x0000_i1026

A .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 . 唐玄奘西行天竺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观点。
  2. (2) 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A . 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 .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 . 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 . 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唐太宗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这说明唐太宗为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 减轻人民负担 B . 倡导政治清明 C . 稳定社会秩序 D . 发展社会经济
导致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之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

A .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B . 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C . 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 D . 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 .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唐笔记小说集《隋唐嘉话》

材料二 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 朕何忧也!”

  1. (1)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 (2) 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唐初这一现象的认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材料3: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4:是时(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 (1) 据材料1,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

  2. (2) 从材料1到材料2,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有何变化?

  3. (3) 据材料3,指出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措施。此外,还采取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

  4. (4) 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影响。

【加试题】在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        安西都护府遗址——交河故城

材料二:1789年4月30日,在纽约举行了美国第一届总统的授权仪式。下图为华盛顿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读誓词,成为美国开国总统。

 

   




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对华盛顿的评价,史学界大致有三种意见:①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思想家说。华盛顿不仅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也做出过重大贡献。②卓越的军事才能说。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驰骋战场,历尽艰险,为美国的自由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③堪称军事家,但政治思想保守说。军事上华盛顿是“民族运动的领袖”,但在大陆会议里是“稳健分子”。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政策及两种主要方式,简要分析其效果。
  2. (2)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您选择对华盛顿评价的其中一种意见,结合史实予以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阐述不得分)
《旧唐书·吐蕃传上》记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别名),令李道宗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吐蕃与唐朝确立了“翁婿”关系 B . 体现了唐太宗开放的对外政策 C .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 D . 所建城邑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唐太宗和与康熙帝都是古代中国的杰出政治家。他们都(    )

①崇儒尚孔,开科取士

②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③征战边疆,设置机构

④抵抗侵略,捍卫主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唐太宗和康熙作为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帝王,他们的身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两位帝王共同之处的是(   )

①清除异己,总揽大权             ②文治武功,民族融合
③开科取士,崇儒尊孔             ④友好开放,兼收并蓄

A . ①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实行伴随着对少数民族的征伐与安置。贞观时期,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有(  )

①突厥人           ② 薛延陀人          ③吐蕃人            ④拂菻人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以下说法不符合唐太宗对外政策的是(    )
A . 唐政府设置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机构 B . 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 C . 唐太宗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 D . 唐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允许官吏加重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