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知识点题库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 . 大幅度提高税率 B .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 . 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 . 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同比增长7.6%;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68591亿元,同比增长7.5%;全国税收总收入59260亿元,同比增长7.9%,这说明(   )

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2015年5月8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5月10日起,将卷烟批发环节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同时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则,同步提高零售指导价。国家调整卷烟消费税(     )

A . 依据在于生产成本增加,因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 B . 不会使卷烟消费量大幅减少,卷烟属于生活必需品 C . 会压缩“烟企”的市场空间,促使其开发高档卷烟 D . 在促进控烟的同时,也将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效果

下图可用来说明的经济关系是(  )

①分配公平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②财政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③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④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015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国家设立该基金的意义在于(  )

    ①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②激发中小企业市场活力

    ③扩大国家税收来源     ④扩大财政资金使用范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表明政府(  )

    ①扶持中小企业,积极组织经济建设

    ②是提高中小企业市场活力的主要因素

    ③有责任更多地介入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

    ④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影响微观经济活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辨析题——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6.9%,增速创6年来新低。而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与2014年的9.3%相比大幅度下滑。

材料二 2015年三季度我国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结构调整促进供需总量平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积极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6—9月累计教育支出4728亿元,增长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03亿元,增长12%;节能环保支出591亿元,增长26.4%;交通运输支出2144亿元,增长43.3%。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2. (2) 结合材料二中的国家政策安排,分析我国财政所起的作用。

要实现国家“钱袋子”和居民“钱袋子”双赢目标,最根本的措施应当是(    )
A . 建立高效的税收制度 B . 大力发展经济 C . 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D . 扩大财政支出
受经济增速趋缓以及结构性减税举措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同比回落将成为一种趋势,以往百分之二,三十的财政收入高增长已很难再现。这是因为(    )

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的两个方面

③国家要履行职责必须要有财力上的保证

④我国的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④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税务系统深入落实减税政策有关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10639亿元,其中,2016年5-12月减税4889亿元,2017年1 -9月减税5750亿元。这一举措最有可能带来的变化是(  )

①企业有能力挖潜改造,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②国家财政收入下滑,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

③增加企业可支配资金数量,更好进行技术改造

④经营性企业数量增加,企业间竞争压力下降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来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是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在这里“生财”的根本是(    )
A . 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 . 强化税收征收 C . 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 . 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政策性减收效应的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2016年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 250亿元,同比增长仅5.7%。这说明(  )

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③国家要履行职责必定有财力上的保证

④我国的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  )
A .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B . 物价 C . 国家关税开放程度 D . 国家收支是否平衡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财政收入的基础,“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回答小题。
  1. (1) 对财政的正确理解是(   )

    ①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②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③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

    ④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收入等于支出的状态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①③④
  2. (2)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A . 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B . 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C . 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D . 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忽略减税降费等因素,我国2019年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増幅与GDP现价増幅基本匹配,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主要取决于(   )
A .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 B . 国家提高集中财富的比重 C . 非税收入増速较高 D .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根植中国大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中国之治成功的密码。

材料一:数据背后的民生情怀、制度保障

图1 图2

材料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某班同学围绕议题“在历史与现实比较中认识中国制度最大的优势”开展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学习资料选摘。

第一组学习资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018年,中国全年GDP同比增长6.6%,位列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增速之首;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第二组学习资料

     有人说,政党(party)就是一个“部分”(part)。世界上许多政党只能代表“部分”人的利益,不同的“部分”通过竞争获得执政权。选举结束后,一个最强的“众意”战胜了较弱的“众意”,难以找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清晰标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步骤、历史任务和实践方向,呈现出步步推进、行稳致远的历史发展脉络。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显著优势。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我们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要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根本保障。

  1. (1) 分析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说明二者的关系?
  2. (2)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经济制度如何为上述民生情怀保温加温的。
  3. (3)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 (4)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过程中,既要算税收账和眼前账,更要算经济账和长远账。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短期内可能会减少一些税费收入,但从长远看可以起到“放水养鱼”的作用。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促进企业降负增效      ③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④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   ⑤涵养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A . ①→②→④→③ B . ④→③→②→① C . ②→③→①→⑤ D . ⑤→②→③→①
下表是2015年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及其增速。

项目

GDP

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财政支出

数值

67.67万亿元

15.22万亿元(其中:中央级6.92万亿元,地方级8.30万亿元)

12.49万亿元

17.58万亿元(其中:中央级2.55万亿元,地方级15.03万亿元)

增速

6.9%

8.4%(其中:中央级7.4%,地方级9.4%)

4.8%

15.8%(其中:中央级13.2%,地方级16.3%)

由上表可知(    )

①中央财政盈余较为充足,便于更好实施宏观调控

②财政收入以税收为主要来源,以经济增长为支撑

③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动遏制通货膨胀趋势

④地方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地方债务风险日趋失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除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2021年我国还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这告诉我们(   )

①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②我国通过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市场主体

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释放资本生产要素活力可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业承担着自我防疫和成本重负的压力,各地纷纷出台支持企业复工的相关政策,如减免延缴税费、减免租金、降低贷款利率等。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减免延缴税费不符合税收固定性的要求  
②降低贷款利率必将减少居民储蓄的收益  
③企业复工复产才能夯实财政收入的根基  
④相关减免政策有助于激发企业市场活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