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知识点题库

材料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求和目标。习.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破解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是关系发展持续健康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不断强化责任,在工作中落实最严格的环境制度,执行最严密的环境法制,努力让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为百姓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深刻把握,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彰显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短板的坚定决心。

材料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了《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将通过价格、财税、融资、奖励等手段支持相关政策,鼓励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据介绍,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采取企业自愿、依法推行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燃煤电厂和环境服务公司在自愿、公平的前提下,开展互惠互利的市场化方式合作。双方将在现行法律法规下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作,确保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要求。

  1. (1) 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员干部应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百姓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环境。

  2. (2) 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知识,分析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积极影响。并说明如何推进这一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广泛征求和吸取公民和各方合理意见,形成“十三五”规划正式草案。

2016年3月16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

材料二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显著亮点,是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一根红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因此,五大发展理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要使这一宏伟目标如期实现,就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追求绿色、厚植开放、共享发展”。也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真正使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新时期的行动指南,并以此引领实践,全面小康才能如约而至。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的政治生活依据。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彰显科学民主立法原则: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党中央多次对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重要指示,在2015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修正案(草案)》,积极建言建策,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并通过了关于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材料二:此次立法修正案要求: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这一要求提示政府决策不可太任性。政府的决策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对专业性强的重大事项要组织学者加以研究论证,决策过程公开透明。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主体

    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进行正确决策。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30多年后,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某省积极探索具有可持续、广包容、可复制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此,省委领导班子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走访调研、开通网上平台等途径,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议,提交省人大讨论并表决通过,为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某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强征强拆问题,群众意见很大。针对这一问题,该地市人大代表王某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广泛听取被征地农民的意见和诉求,在此基础上,他联合其他代表向市人大提交了一份《推进城镇化应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议案。市人大对这一议案高度重视,除认真审议这一议案外,还召开专门会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强征强拆问题,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询问。

  1. (1)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省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人大代表应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保障了少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确立了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监督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

北京等四省市正在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它集中党的纪检、检察院的反贪局、政府的监察局和审计局等等,设立监察委员会,作为与“一府两院”并列的人大执行机关,行使国家监察职能。试点设立监察委员会是(    )

①扩大行政监察的范围,全面覆盖公职人员

②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确保权为民所用

③整合反腐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

④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国家监察体系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我国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用留置权取代“双规”,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使未来反腐败斗争从党内推向国家层面,实现政党层面反腐措施与刑事诉讼流程的无缝衔接。由此可见(  )

①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②我国深入推进反腐败的法制化建设

③依宪执政是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关键

④国家监察委在党领导下行使审判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过去五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蓬勃发展,焕发强大生机和活力,协商民主的广泛性、制度化推进无疑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协商民主认识正确的有(    )

①协商民主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②协商民主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的实践

④人民政协是发扬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017年8月18日,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挂牌运行。通过诉讼平台智能应用,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裁判各环节全流程在线,诉讼参与人的任何诉讼步骤即时连续记录留痕,当事人可以“零在途时间”、“零差旅费用支出”完成诉讼。互联网法院的运行(    )

①便于群众监督,从而保证了司法公正

②创新了审判方式,有利于彰显司法公信

③简化了诉讼流程,有利于提升审判效能

④打通了时空阻隔,有利于实现司法便民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树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这是因为(    )

①增强三个担当有利于健全问责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②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三个担当能够维护党的纪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8年3月3日至3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 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B .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C . 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D . 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国家权力
2017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展开专题询问,到会应询的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提问。这说明(  )

①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管理监督方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国务院要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现代化转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正在不断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农村新的生产经营形式蓬勃发展;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发生全方位变革。原有基层管理思路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代表着治理思路的创新与变革:由行政色彩更浓的管制转向为有诉求、有困难的群体提供服务;由出现矛盾之后的被动平息转向分析预判、源头化解;由治标转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更加突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搭建。

材料二:百姓身边小事可能牵涉多个部门的职责。北京市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改革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这项改革给街道和乡镇党组织打造一枚“金哨子”,只要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群众疑难问题,马上吹响“哨子”。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报到”,现场办公、联合执法;相关党组织和党员必须“报到”,配合工作,服务社区。多个区还赋予街道对政府部门参与社会治理情况的考核权。激励和问责双向发力,极大激发了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而全市市属9175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1.73万在职党员全部回属在(居住地)街乡、社区(村)报到,为基层治理献计出力。

  1. (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合理性。
  2. (2)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治理改革的成功经验。
2018年以来,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列为全市“1号改革课题”,让最了解群众诉求的街乡基层一线,发出解决问题的集合令,各部门共同响应、服务群众。通过赋权、下沉、增效,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一做法(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

③创新社区管理途径,利于满足群众诉求

④街乡基层一线成为各部门的领导核心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宣布失效和修改部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宣布失效文件56件,废止54件,修改8件,同时对14件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中央党内法规作出一揽子修改,凡废止和宣布失效的法规文件一律停止执行。此举有利于(  )

①不断提高党的行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②加快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③维护党内法规和党的政策的统一性

④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领城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见利忘义不讲信用、突破公序良俗底线等事件时有发生。《纲要》体现时代特征、尊重群众实践、坚持守正创新,必将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知识,说明党重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2. (2) 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形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平对壞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他的先进事迹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③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④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0年来,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服务、参与、推动改革开放,广泛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紧扣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瞄准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的难点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全国政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创建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迄今已召开88次。强化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的特色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民政协为什么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中国奇迹何以产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最鲜活、最有力的证明。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中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