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 知识点题库

“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济公活佛受世人喜爱。浙江天台充分利用济公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致力于发展济公文化产业。该县投资4000多万元复建了济公故居,每年吸引数十万的济公信众及游客来朝觐和游览。同时该县还逐步形成了涉及酒类、食品、保健品、影视等多个行业的济公文化产业。天台山文化在“以文育人”的同时正在“以文润物”,这个小县正在因文化而强劲崛起,把济公文化外化为文化产业,文化力正在转化成强大的经济力量。该县县长说:“我们把握天台山历史文化的优势,把文化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增强了天台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谈谈该县做法的合理性。

2015年某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将文化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如评选、宣传行业能手和劳模,积极培养各类民间艺人,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乡镇文化站为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让人民群众自创自乐;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书屋”,推广发家致富知识;借村委会换届选举,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素养,打造和谐村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及其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新时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美国、日本的文化产品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大半份额,英国、韩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6%,我国也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反映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各国的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文化的作用,是因为(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④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软实力”是与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文化“软实力”是看到了(  )

A . 国家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 .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 .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 .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 (1) 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 (2)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

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美剧《纸牌屋》……这些美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大众文化被习.平引用到访美的演讲中,以美国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倾心交流, “习式语言”以真诚再次展示其独特魅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③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也显著增强。近年来的历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高,他们出席人大会议再也不只是拍拍手、握握手、举举手了。这说明(    )
A . 文化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B .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C . 发展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 D . 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习.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阐释文化发展繁荣对国家、民族强盛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开展科技奖励活动(    )

①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发挥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③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凸显科学家精神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9年6月6日,浙江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车俊在会上表示,要确保主题教育彰显“红船味”、“浙江味”,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说明(   )

①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反作用②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继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工巧匠:游刃有余的疱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今,中国制造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购买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中国制造之所以蒙羞,除了制造企业习惯于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外,教育资源错配、人才观的偏颇以及知识与劳动价值分配的杠杆导向,更加剧了工匠精神的沦陷。痛定思痛,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从企业层面讲,需要做精、做细,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日复一日的重复来培养“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终极目标还在于对创新的追求,实现中国制造由“数量”到“质量”的突围。从国家层面讲,需要通盘考虑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完善荣誉体系的奖赏激励,以及厚植文化土壤。尤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幅提高技术工种的劳动收入,让专业技术工作成为民众普遍认为有尊严、有前途、有实惠、有幸福感的工作形式和出路。 
  1. (1) 结合材料,利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的依据。
  2. (2) 假如你所在的学校将“工匠精神”作为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请你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一一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强调文化软实力是制胜之道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④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健身和全面阅读,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这是基于(    )

  ①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②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只能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育出来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强大的物质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华文化自觉、自信和认同。“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中国来说,解决好民族性的问题就是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问题。因此,中华文化的以文化人,就是全体人民的“中华民族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成员各有其名,都姓“中华”。由此可以引申一种认知,外来的文化如宗教信仰,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本土文化,在集大成地丰富和整合为中华文化的实践中,实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化。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

今天中国的青少年,正是明天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担当者。如何增强我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新时代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1) 运用意识的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认同。
  2.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意义。
  3. (3)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提两点建议。
2020年4月7日联合国宣布“汉语列为全球通用语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国家甚至都已离不开中国,中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世界通用语言的选择是基于各种条件所考虑,影响力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②双语言文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是以文化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