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知识点题库

APEC会议的传统特色之一就是与会领导穿上主办国提供的服装来大合影,这举措除了宣传东道主文化,还体现各成员共同创建“亚太大家庭”的理念。这说明(   )。

A . 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 . 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C . 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对以上传媒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们是现代传媒 ②它们是古代传媒与现代传媒的混合体

③它们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它们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界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 . 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 .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 .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 . 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
中国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在剖析自己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原因时说:“我的背景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寓意涉及全人类。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素

③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感言主要体现了(    )

A .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 B .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C . 文化源于生活,文化又忠于生活 D . 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更是多元的
材料:2017年3月25日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有12个艺术团体,在23天内为观众带来16场高水准音乐会与演出。给深圳留下了回味悠长的艺术芳泽,也让世界对明年的音乐季更加期盼。

【应运而生 力求精彩】改革开放30多年,深圳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创办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担当。

【人文为桥 沟通世界】音乐是联结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桥梁。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联结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

【丝路乐章 奏响鹏城】“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交流融通、多元共生、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为原则,带动和提升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

【文化创新 永无止境】众多作品体现深圳创新的城市精神。比如《长城》吸取了我国汉、回、满、蒙、维吾尔地区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东北等地的民间音乐;《将进酒》让古筝与西方弦乐重奏等,无不充满着创新的气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具有广阔前景的依据?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一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6年11月,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山装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中式礼服的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意识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体现“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它是一种文化和象征,是一种中国人的特殊符号,体现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精神却得以保存。当年中国人脱下中山装是因为在强调个性的年代里,中山装无法给予人们个性的表现。而如今的中山装将大量流行元素与经典版型结合,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元素,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山装不再是单一的制服,而是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既不落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中山装被视为众多品牌中难以取代的经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下列有关教育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发展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朗读者第二季》2018年5月5日起每周六20:00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释放“文学之美”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

①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开始使文化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讴歌塞罕坝几代造林人创造的生态奇迹,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电视刷《最美的青春》在央视播出,获得了观众的交口赞誉和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专家评价说,该剧为主旋律题材剧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启发,堪称现实主义题材剧的里程碑之作。首先,它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一个难以复制的文本。它把伟大的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形式固化为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其次,作为一部年代剧,《最美的青春》摄制组深入塞罕坝,体验林场职工生活,真实地还原了纯真年代。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成立了机械化林场,时空跨越半个多世纪,剧作呈现的年代感非常准确,有鲜明的纪实性特色。它教给我们如何在荧屏上记载民族精神,在纪实风格中培育美学眼光,以美学建构去丰富主旋律剧的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获得观众的交口赞誉和业界专家高度评价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杂技“走出去”的虽然很多,但有完整故事情节、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走进欧美市场的杂技剧作品并不多见。所以为了尽力把作品完整呈现出来,让西方观众深入了解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进步,组织者和演出单位用心之作。原创杂技剧《梦之旅》以中国传统杂技艺术为载体,汲取中华文化传承之精华,赞美了人类共同的向往的美好爱情。

    该剧用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贯穿整体,将二十几个不同类型的高难度杂技节目主体植入,运用现代时尚的服装、音乐、灯光、道具,将中国传统的戏剧、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与西方文化元素相融合,使观众在体验杂技艺术不畏挑战极限的同时,与演员共同完成了一场逐梦之旅,从而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表现,美国观众无不表达出一种自然的亲切感。这表明《梦之旅》的创作在中美文化差异中找到了艺术审美共性,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中找到了结合点,采取了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得到了美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中国杂技“走出去”给我们的启示。

大众传媒以其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是距今3 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

冰上丝路,携手逐梦。2021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举办的“北京2022冬奥文化全球行”主题活动启动。该活动通过“冬奥之窗”“云上冬奥”等多种形式,在全球49个国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全面展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可持续发展、人文交流等特色亮点工作。举办该活动意在(   )

①讲好“冬奥”故事,在国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②吸收各国“冬奥”文化精华,创新“冬奥”文化

③推动体育文化交流,提升“冬奥”文化的影响力

④探寻奥运文化的印记,传递体育文化平等的理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文化交流成为重要内容。漫步于各国的展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名作令人目不暇接,施坦威钢琴自动弹奏的名曲余音绕梁,斯里兰卡红茶清香扑鼻,伊朗的水晶花瓶声响清脆悦耳……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④文化交流应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制作胭脂口红……一个叫李子柒的四川姑娘,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从国内火到了国外,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对她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产生了共情共鸣,圈粉无数。由此可见(   )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不同文明因为互鉴而丰富

③对外文化传播必须重视民间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1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法联合举办“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线上交流研讨会,会议启动中法“数字藏经洞”项目,共同探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发展的新方向,让更多人能通过数字窗口欣赏敦煌文物,感受敦煌文化之美。这一项目的启动(   )

①成为中法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使中华文化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③有利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使文化传播能够突破时空局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抖音等 APP 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021年中国网民数量将近10亿人,说明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