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知识点题库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

A .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C . 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 .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2015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冈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这说明互联网的发展   (     )

①促进文化传递方式的变革      ②使文化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③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动力    ④使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李玉刚应邀为国际友人献唱《梨花颂》、《莲花》等东方唯美歌曲。他的妆容歌舞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诠释令中外嘉宾赞叹不已。这表明(    )

A . 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日益创新   B .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追求 C .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D .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9月22日,习.平主席开始了对美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纵观习.平主席任职以来的出访和演讲,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就是一直在传递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巴黎协议应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1. (1) 联系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

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词典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     )

①文字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国际贸易的“带”和“路”,还将会把中华文化与沿带沿路各国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沟通不同文明的“带”和“路”。这说明(    )

A .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优秀品质 B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C . 文化走向融合一统是其发展规律 D .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正在实施的“互联网+”行动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材料二:经历了近二十载的变迁,中国互联网的主流文化也逐渐清晰起来。“芙蓉姐姐”“凤姐”等所谓的“网红”早已不再是焦点,“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医生”“最美消防员”……这些美好的人及其事迹,始终留在网页上和网民的心坎里,在网络空间芳菲留香,网络“正能量”不断积累发酵。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2. (2)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青年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材料表明传播文化的途径是(    )

A . 教育活动 B . 人口迁徙 C . 商业活动 D . 旅游活动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教育教师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通过茶文化教育途径已经使广大青少年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在树人立德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育成果。开展茶文化教育(    )

①是基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能对茶文化进行大规模的集中传播

③是一种更为直观的茶文化传播方式

④折射出茶文化传播离不开物质媒介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国家主席习.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他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基于(    )

①教育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任务      
④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张小科同学2016年参加了中美交换生项目。在美国中学就读的一年里,他切身感受了美国的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中美交换生项目的成功实施说明(  )
A .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B . 教育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重要途径 C . 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繁荣 D . 文化发展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下列有关教育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发展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自由港在政策制定方面享有比现有的自贸区更大的自由度,在市场准入方面更加开放。我国自贸港建设还存在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管理过严、行政干涉较多、监管模式创新力度和效率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各方打破旧观念、旧思路,在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人员流动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对接更多国际框架和贸易规则,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自由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加快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进对外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增强我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自由港的建设中应该如何发展传播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材料一2018年10月25日至26日,“美丽中国·心仪广西”2018中越金秋音乐会在越南国家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此次赴越演出,展示的都是最具广西特色的艺术。八桂大地,景美歌甜。广西歌舞剧院民族乐团表演的民乐合奏《闹歌节》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男声独唱《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中的烟雨漓江让人魂牽梦萦。一曲《只有山歌敬亲人》,唱岀荘族儿女的质朴情怀。美丽中国,多姿多彩。音乐会上,一件件乐器,一首首乐曲,让越南观众在音乐厅里领略了中国的多彩民族风,也让中越两国人文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近800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不同的环境背景使得各国的文化各具特色,鱼龙混杂,因此做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既要理性辨别外来文化,又要扎根本土文化。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我国艺术家的表演为什么会受到越南观众的喜爱。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
  3. (3) 请就如何促进中越文化交流提出三条建议。
过去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急速增加。这既有利于沿线国家的

文化在中国传播,也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到沿线国家。这表明(   )

A .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 .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C . 教育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 . 中华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有优势
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继承着古代丝绸之路承载沿途多种文化交流传播、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功能。这表明(   )

①商业贸易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   ②商业贸易是一个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

③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走向   ④古代中华文化曾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古徽州多山富水。据《徽州府志》记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距。”自汉末至唐宋,曾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   )

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②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电影一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今,大量中国优秀的电影作品走出国门,不仅在海外收获了喜人的票房成绩,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当代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要(    )

①打造出大量真正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精品

②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源

③保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成果

④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积极寻找中外文化的共鸣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领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人们可以通过商业贸易交流文化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既有“面对面”,又有“屏对屏”,还有乡村“大喇叭”,线上线下齐发动,飞人寻常百姓家……连日来,某县通过中心组专题集中学习、“宣讲小分队”互动微学习、乡村“大喇叭”广泛学习、镇村干部“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这体现了(    )
A . 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B . 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 C . 全会精神是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D . 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