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 知识点题库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 .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

材料一: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她开创性地从青蒿类植物中分离到了有效成分青蒿素,并用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其抗疟活性。这一药物的发现挽救了全球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的生命。

材料二: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但最终的成果不属于中医性质,而是完全意义上的西药。青蒿素成果是中西医携手合作的产物,单是西医或者是中医,极难取得如此世界级的成果。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为医改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中国式解决办法。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的?

  2. (2)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和西医联手的原因。

  3. (3) 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请你结合这一启示为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两点建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结合材料谈谈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韩国,与西医相对的传统医学原称“汉医”,现称“韩医”,起源于中国的传统中医,但在长久应用过程中发展出了自身的特色。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发展进步  ②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文化发展并非全盘吸收和简单复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有机整合,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    )

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②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轻触屏幕,衣食住行一键解决……移动支付、O2O(线上到线下)、“互联网+”等正推动我国社会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创新、融合(如图),不但催生了一系列经济新业态,而且重塑着传统经济模式,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几年前,不少人对数字经济的理解还停留于“集市上的买卖搬到网上做”,现在从网购到共享单车,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到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数字蝶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22.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1%;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万亿元,网络零售年均增长30%。目前支付宝已经在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上线使用,而微信支付也已登陆超过1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超过13万的境外商户,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应对网络攻击,维护信息安全,保护数字版权,规范数字产品经营及尊重个人隐私等等。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发展数字经济为什么能给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能?
  2. (2) 在某著名网站“数字经济论坛”上,数字经济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留贴一: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创新,数字产业化会催生经济呈指数级增长。

    留贴二: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融合,产业数字化能为传统业态进行全方位赋能。

    请选择一个你支持的观点,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道理进行论述。

  3. (3) 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文化资源与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合,数字文化开始走进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喜”和“忧”。请以“拥抱数字文化”为主题撰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习.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緾枝莲,而颈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018年,一款由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古蜀萌娃”表情包走红社交媒体。表情包以三星堆青铜面具为原型,原本一脸严肃的青铜面具化身喜怒哀乐皆具的“古蜀萌娃”,再配上有趣的四川话,形象生动可爱。谈到表情包的推出,该馆负责人说.互联网的变革发展,推动了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拓展。青少年已成为博物馆”新公众”的主力军.微信萌系表情包可以加强博物馆与“新公众”的连接。“古蜀萌娃”表情包的推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让大众传媒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推动文化创新,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④实现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是传统文化充满活力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9年暑期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截至到国庆大假,这部电影票房已达49.7亿,创造了国产动漫电影票房神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作团队来自成都市高新区可可动画公司,这部电影创作整整花了5年时间,参与人数达到1600多人,主创人员多次到国外学习借鉴先进的动漫制作经验。在创作前该公司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观众的观影需求,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故事创作,以原版古代神话故事为依托,丰富了哪吒的性格,又在电影中增加了喜剧和现代元素,融入了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该影片自上映以来,受到观众的追捧,高居内地动漫票房史第一名,成功超越了国外动漫电影。

材料二:2019年8月23日,国家电影局组织召开《哪吒之魔童降世》研讨会,专家代表与该片的主创团队总结该片的成功经验和创作规律,探讨推动中国动画电影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1. (1) 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该影片如何创作成功的。
  2. (2) 结合材料二并说明国家应如何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请写出至少两条具体措施。
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跳出工程大事记的方式,用人的劳动和生活来真实反映海上工程的复杂性、艰苦性和风险性,用蒙太奇形象化语言来表现关键的情节与细节,既尊重科学又尊重艺术,增加了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由此可见,文化创新要(    )

①对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②发挥大众传媒的沟通作用

③立足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

④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如何讲好社会主义故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理论工作者正在破解的一大课题。六集理论电视片《社会主义“有点潮”》一经播出,就在广大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该节目坚持“内容为王,衣着漂亮”的创作原则,做到内容和形式兼而有之且水乳交融,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实践,是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的积极探索。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   )

①大众传媒是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流行时尚的方式呈现

③要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

④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 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 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视“戏”又重视“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如今,社会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新华社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构建面向不同用户、满足多样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提升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水平。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在国内首推“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

智能化编辑部、“AI合成主播”.推出《心中的牵挂》等50多个浏览量过亿的重磅融媒体产品,营造了热爱中国的主流舆论强势。“New China”账号在脸谱、推特、优兔、Instagram、连我、VK等六大平台使用19种语言发稿,跻身世界主流媒体账号第一方阵最前列,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响亮。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要坚持守正创新,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以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旗帜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善于解疑释惑,彰显中国新媒体的社会责任。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华社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2. (2)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主流媒体为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3. (3)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请就青年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麦克风”提出三条建议。
受疫情影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教育领域“线下+线上”业务的发展,得益于“技术与服务”的融合与创新。很多远程网络教育机构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线上”部分的技术研发,将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相继引入教学产品中,给教育赋能。这反映了(    )

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推动作用

③科学技术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教学产品提供物质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不会成就今日的苏绣。这表明(   )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习.平关于黄河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   )

①是一种物质力量,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为黄河治理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④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019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强调以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材料说明(   )

①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往往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要积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④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印度国父甘地有一句名言:“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进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启示我们(   )

①要时刻保持对外来文化的警惕

②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③与外来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014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既要体现中国元素,彰显东道国的文化内涵,又要尊重和融入其他国家及民族的元素,让各国领导人各有其美,和和美美;同时在中国元素的使用上,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手法来表现。可见文化创新要(    )

①尊重多样,相互借鉴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④立足实践,坚守传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