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知识点题库

“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

A .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B . 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为重要 C . 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D .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要改变类似漫画《谁丢的》中的不良现象,就应该(   )

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②抵制落后文化,坚持文化创新正确方向

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改变生活陋习 

④重视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某市科技馆主展厅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在参观高峰时期,开放一天就有近4成的展品受损。这表明( )

A . 科技展馆对公众开放是对人民文化需求的呼应 B . 应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C . 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避免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D . 大众文化建设必须以普及民族文化为目标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近期,全国20省陆续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我国本轮高考改革要实现教育由“教书盲人”到“育人教书”的转变,学生从“学业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这些转变势必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

江苏高考改革启动时间为2018年,总体框架实施“3+3”模式,选考科目从“6选2”调整为“6选3”、高中文理不分科……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江苏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六个部分,以更有针对性、引领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说明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2. (2) 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3. (3) 作为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新高考,请谈谈具体看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成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4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习.平和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调查研究,文件起草组采取直接调研、委托部门调研、听取专家意见等形式……在调研过程中,不断得出重大改革命题的答案。9月17日,习.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草案)》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党外人士和全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反复修改。11月12日,《决定》获得一致通过。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材料三: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商定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决定》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份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在瑞典发表的《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演讲中讲述了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从1959年到1962年,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领衔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她“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她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以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现在,屠呦呦仍然坚持项目研究,她希望通过研究,未来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 (2) 有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是国家组织和团队研究的结果,诺贝尔奖不应该颁发给屠呦呦一个人。假如你不认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理由。

  3. (3)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请你就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两点建议。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人生价值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④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对此,有关专家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在科技运用中尤为重要,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

①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②思想道德修养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科技运用的方向

③价值观是人民文化素养的核心,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④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S市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之一。该市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从2015年的93个发展到2016年的1729个,共提供中学生社会实践岗位368462个。第三方的信息管理平台、第三方的实践基地信息审核、公示投诉、信誉等级评定等监督保障制度,适合学生真正成为主角,也吸引了全社会更多的单位申请成为实践基地。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15日,该市已有44948名高一学生、51553名高二学生参与了志愿服务;高二学生完成40学时比列占90.53%,完成60学时比例占81.38%。

  1. (1) 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S市建立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

  2. (2) 请你为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出两条建议。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内在统一的。下列名言能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是(    )

A .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B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 . 忠怒待人,养德远害 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友善是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基础的部分。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八旬老人突发疾病,在女儿陪伴下坐动车到省城看病,没买到座位票,坐了别人的座位。后来一年轻女子拿着车票说这个座位是她的。老人的女儿和对方商量,能否让她的母亲挤一挤,挨着坐会儿,被拒。某报纸就此话题发起调查,2万人参与,其中,54.8%的网友认为座位主人没有错,愿不愿意挤着坐由自己决定,2.2%的人认为作为主人不近人情,1.1%的人支持让座。

请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让座争端。

2016年10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开展2016年宣传推选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这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材料一: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截至2016年5月,全国20个省份陆续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我国本轮高考改革要实现教育由“教书育人”到“育人教书”的转变,学生从“学业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这些转变势必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江苏高考改革启动时间为2018年,总体框架实施“3十3”模式,选考科目从“6选2”调整为“6选3”、高中文理不分科……在综合素质评价上,江苏将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拓展为思想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水平与课程修习、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审美素养与艺术特长、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六个部分,更有针对性、引领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2015年九江市文化局大力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打造“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魅力九江”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建设“书香九江”,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让更多的农村书屋与县乡图书馆(站)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任务,做好中小学爱国电影教育片的放映工作。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继续实施“服务农民工——文化志愿服务行”等活动。

  1. (1) 作为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新高考? 请谈谈具体看法。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6月22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平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再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深刻体现了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和平发展。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从字面意思来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对各国利益交融和相互依赖的现状认知,更是出于对大国全面冲突对抗和世界大战的隐忧。但是从内涵角度来看,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相比,“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大国搁置意识形态分歧,从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的技术层面思考,提出一种超越意识形态、更高层次的价值观追求。为全人类的发展指明道路。

习.平总书记曾经用中国古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他通过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城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等。

材料三:201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提出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通知强调,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实效性。

  1. (1) 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通知的要求是怎样遵循客观规律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的。

习.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A .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 .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 . 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习.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以德树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

①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邵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倡导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大力弘扬“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助于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抖音”要抖正能量,“抖音”在传播快乐的同时,必须坚持清理违规视频,禁封违规账号的做法,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用户,宣传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人、物、事,为用户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对此必须(   )

①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小品《扶不扶》中的这一台词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要预防“人心倒塌”,必须(   )

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大众文化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用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加强道德建设。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要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第一个“突破口”就是修路。但一无资金,二无机械,当毛相林提出修公路的想法时,村民大多表示怀疑和反对。

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最终,他带领下庄人历经七年鏖战,2004年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路修通之后,毛相林又思考如何脱贫的问题,确定了产业脱贫的思路,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他自学专业技术,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仅纽荷尔一项,就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到如今,凭借培育特色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下庄村不仅成功脱贫,而且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毛相林在带领下庄人脱贫致富的奋斗过程中,俯下身子,埋头做事,铸就了敢闯敢拼,坚持到底的下庄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毛相林事迹对当代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