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知识点题库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 . 产生于寓言故事 B . 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 . 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 .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 .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 . 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C . 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D . 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   )。

A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B . 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 . 哲学发展与大自然无关 D .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

A .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领域 B .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 . 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 .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 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D .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正确前行就需要一盏智慧的明灯
某小学决定,在三至六年级开设哲学课。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支持,认为能启迪思维;有人质疑,认为哲学晦涩难懂,儿童难以接受。

对该小学的做法,你是质疑还是支持?请说明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从中可以看出(    )

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求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

④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017年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实体经济面临融资等困难。这表明(    )

①哲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   
②真正的哲学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③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本属性   
④意识活动并不能改变客观物质现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要换位思考就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回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建构当代中国“大哲学”,要突破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隔阂,实现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有效变叉对接;突破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藩篱,发挥哲学对科学发明、知识进步的基础意义和引领作用,同时应看到,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也在不断重塑哲学的面貌和特征。

  1. (1) 从材料中分析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2. (2) 哲学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哲学家的工作在于从“蒙蔽”“失落”“遗忘”中揭示作为人生世界根底、本源的“诗”“意”,还人生世界一个本来的“美”的“意境”。这是因为()

①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②哲学是筑就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 

③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④任何哲学都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依次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发展顺序的是(    )

①天地合力,万物自生

②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③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 ③→④→② B . ④→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①→②→④
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说明,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②是时代和中国社会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为中华民族复兴直接提供物质力量     ④为我们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在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贯穿着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科学思想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合材料,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说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故事之一,就是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 21世纪以来,聚焦于减贫,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课题。但人们发现,越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阶段,市场就越消极。贫困地区往往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甚至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在整体分配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创造性地拓展了“益贫市场机制”,为解决绝对贫困“最后一公里”这一“准公共物品”,充分发挥了“有为政府”发动、组织、指导减贫的顶层设计作用,通过提高资源的调动性和可利用性等方式影响资源分配,成为精准减贫领域必不可少的“赋能之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互促。

注:益贫,有益于解决贫困,实现减贫与发展互益。

材料二 如何减贫被公认为人类面临的行为难题,很多构想完美的减贫设计,在实践中遭遇挫折。中国反贫困理论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科学对待世界上各种减贫设计,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探索建立起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包括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等七个方面。这一制度体系历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淬炼过程,正是沿着科学的路径指引,中国减贫最终实现了“人间奇迹”。在全球还有数亿人处于绝对贫困的时候,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于2021年 2 月25 日正式宣布消除了绝对贫困。

伟大理论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减贫过程中,突破了多项世界共同难题:“主动浇灌“贫困人口,为“涓滴效应”开启新思路;给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稳定脱贫成果,打破减食越往后越步履艰难的成规;划定区域贫困治理重点,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消融“贫困板结现象”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成功范本。

材料三  脱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某地三个乡镇实现全面脱贫后的基本情况是:

A镇

靠近城市,地势平坦,农产产业化初具规模,但缺乏核心龙头企业。

B 镇

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地,水蜜桃生产基地,但生产规模小,交通不便捷。

C 镇

地处大山边缘,高速公路下道口。药材丰富,村居古朴,是民族画的发源地。

  1. (1) 藉此有人认为,“益贫市场机制”说明,越到消除贫困的攻坚阶段,公平越是挤占了效率的机会。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予以简要评析。
  2. (2)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意蕴。消除绝对贫困,中国为什么能?试用哲学的社会作用加以说明。
  3. (3) 脱贫地区在脱贫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找准突破口。结合材料三,在 A、B、C三个乡镇中任选两个,为其提出实现振兴的具体措施并阐明经济学依据。
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不同,不同阶级和阶层在不同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证,形成了各种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思想繁荣局面。这体现了(   )

①任何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②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任何哲学都是对所处时代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④任何哲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这说明(    )

①真正的哲学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②哲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③哲学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哲学能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三星堆居民和玛雅人曾仰望过同一片天空,数过相同的星星。”相近纬度地区的居民可以看到相同的星空,观星象以掌握农时,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三星堆居民以及玛雅人宇宙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与玛雅文明中的木棉圣树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现两种文明相近的宇宙观:都将宇宙分为地下、人间和天上三个层次,通天树连接天地,成为人与超自然神灵沟通的通道。材料说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地理等因素影响使两种文明具有共性

④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