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和类比推理 知识点

假说-演绎和类比推理

项目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原理 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将未知的和已知的做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
结论 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科学结论,一定正确 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仅是假说,不一定正确
实例 孟德尔发现两大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假说: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和类比推理 知识点题库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 . 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 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 .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 . 假设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 .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C .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 .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 .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 . 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C . 噬菌体侵染细菌和验证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 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及其遗传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这属于“假设”的内容 B . 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的结果属于“演绎”的内容 C .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D . 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的是(   )
A .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 若F1进行测交,则分离比为1:1 D . 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不包括(    )
A . 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 B . 同时对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进行实验分析 C .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 . 运用假说—演绎的思维方法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 .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 .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 D . 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 .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 .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 .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B . “对F1(Dd)测交的产生子代为 (Dd∶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 .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D . “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C .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 .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 .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 . 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摩尔根在研究果蝇眼色遗传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属于该研究验证实验的是(   )
A .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 B . 亲本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 C . F1雌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3:1 D . 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1:1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
A .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B . 测交实验预期结果是高茎:矮茎≈1∶1 C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 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
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说法属于假说内容的是(   )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 . 体细胞的基因成对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C .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D . 受精时,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为什么F2只有雄果蝇有白眼性状?”属于摩尔根提出的问题之一 B . “白眼基因是隐性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摩尔根假说的内容 C . 摩尔根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解释了F2中雌、雄果蝇的性状表现 D .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 .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 .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拍摄的电镜下的照片是物理模型 B . 孟德尔与摩尔根都是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的 C .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思路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D .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C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 由F2出现了9:3:3:1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