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概念及组成 知识点题库

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 . 年龄结构和性比 B . 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 . 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 D .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特征。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
A . 出生率 B . 年龄组成 C . 性别比例 D . 物种组成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 . 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 . 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 . 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 . 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由于人类的活动,某地区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 . 该地区各种生物数量增加引起了物种丰富度增加 C . 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标志重捕法 D . 群落物种组成的改变可作为衡量群落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不定项)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能推断出(  )

A . 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 . 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 . 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
已知某简单但稳定的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是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0~a时间段内,丙和丁的数量变化都增多 B . 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C . 该生态系统有4个种群,由这些种群组成了生物群落 D . a~b时间段内,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导致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大量减少,导致丙增多,进而导致乙、甲减少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
A . 群落的物种组成 B . 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 . 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D .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种群是群落的基础,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 B .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生物群落 C . 群落内的生物具有一定的种内、种间关系 D .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高原鼹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 . 草甸中高原盼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 C . 盼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 . 彻底消灭酚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属于一个群落的是(   )
A . 一条江中的全部鱼 B .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 C . 一个公园中的全部植物 D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分别对应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   )

①西昌邛海湿地     ②庐山上的紫茎泽兰      ③一个大肠杆菌   ④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⑤一段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④⑤① C . ③⑤④① D . ③②⑤①
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B . 物种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C . 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子是一个新物种 D . 地理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

  1. (1) 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 (2) 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3. (3) 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 . 水鸟 B . 水绵 C . 水藻 D . 腐生细菌、真菌
  4. (4) 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水藻数目,淡水虾数目
  5. (5) 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粉红椋鸟喜食蚁虫,群体采取波浪式向前推进,飞行在前面的群体产生的气流和叫声惊扰蝗虫,使其暴露,紧跟其后的个体迅速捕食被椋起的蝗虫,前后个体不停地交换空间位置,保证每一只椋鸟都能获得捕食的机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粉红椋鸟和蝗虫是一个群落 B . 粉红椋鸟的这种捕食方式会使其种群数量呈现 型增长 C . 粉红椋鸟的种群数量不会随季节而出现波动 D . 粉红椋鸟种群的集群生活有利于其捕食和防御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冬季时,高原雪兔几乎成为这些动物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观察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长势较高的草从基部咬断。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还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 (1) 群落是指。因此研究群落要以研究为基础。
  2. (2) 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高原雪兔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数量 Nt+1 /N t 比值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当 t 为 a—b 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当 t 为 c—e 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
  3. (3) 高原雪兔的存在(填“增加”“减少”或“不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4. (4) 雪兔通过咬断巢穴附近长势较高的草,来观察是否需要躲避伏击捕猎的狼群,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潮间带常见的浜螺是捕食者,捕食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潮间带的优势种一一浒苔。如图表示藻类种数与浜螺密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用样方法调查潮间带藻类的丰富度 B . 图中结果可为“收割理论”提供证据 C . 若没有浜螺,则藻类的数量将会减少 D . 图中显示浜螺的适度捕食提高了藻类的物种多样性
如图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该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顿、草鱼、鱼等水生动物,以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集生态工程、废水处理、园艺美观于一体。下列关于这个循环净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 . 此设计保证了景观鱼池可以不需要人的管理 C . 芦苇可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 该净化系统能否发挥作用,分解者的作用功不可没
稻田养鸭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是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养殖方式。在稻田里不用化肥、农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纯粹无公害的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稻、杂草、害虫和鸭子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 鱼的粪便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水稻吸收利用,可以体现能量的单向流动的特点 C . 水稻与多种动物混养通常不能提高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但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D . 水稻植株内调节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利用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这主要违反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2. (2) 某生态农业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该生态农业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个群落的物种如果过少,则可能不存在种间关系 B .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C . 群落的空间结构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D .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