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 知识点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结构 知识点题库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 温度、食物 B . 光照、温度 C . 湿度、温度 D . 光照、食物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 . ③④①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 . 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 B . 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 C . 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D . 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

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 (1)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该湖泊风景优美,其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2) 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3. (3) 湖泊中绿藻和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其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结构。

  4. (4) 从乙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kJ。

  5. (5) 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理由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种1~种8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如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65

10

10

3

2

0

0

A . 甲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大 B . 相同的物种在不同的群落中密度不同,与群落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C . 在生物群落丙中,各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和竞争 D . 当受到大规模的害虫袭击时,甲群落受到的影响大于乙群落
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1. (1) 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 (2) 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A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较低、不变),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期(早、中、晩)最高.
  3. (3) 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加刷,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 (1) 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固定的能量.
  2. (2) 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 (3) 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4. (4) 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917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 . 1917~2017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 B . 1942年比1917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 . 2017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比以前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 . 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 森林群落中仅大部分山毛榉和五针松被砍伐,降低了群落丰富度 C . 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不能直接来自分解者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B . 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 C . 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紫花首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作物。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既能保证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 (1) 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二者株高不同,对光能的利用有差别,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除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另一部分用于
  2. (2) 真菌AMF能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据此分析,AMF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与紫花苜蓿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3. (3) 此种植体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该体系的能力较强,比单独种植紫花苜蓿和玉米的体系虫灾发生率,粮食和牧草产量均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 . 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严重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血吸虫先后在钉螺和人体内完成生长发育,控制钉螺的分布、生长和繁殖是防治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1. (1) 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2. (2) 由于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
  3. (3) 现今消灭钉螺的方法适用性较广的是化学灭螺,其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合成药物灭螺、植物药物灭螺等。该方法灭螺效果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
  4. (4) 研究人员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活螺出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

    图片_x0020_100016

  5. (5) 林业血防工程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通过建立抑螺防病林,改变原有群落的,从而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降低血吸虫感染率。
  6. (6) 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孳生,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请说出两项其他生态价值
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这种物种称为关键种。比如传粉昆虫在维持群落结构中起关键作用,因而它们也可被认为是关键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移去某群落中的关键种后,会引起物种丰富度的降低 B . 关键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C . 关键种肯定都是珍稀的、处于顶级营养级的物种 D . 一个群落中的关键种不一定是另一个群落的关键种
2020年初,非洲蝗灾骤然而起,数量多达4000亿只。飞蝗产卵最适合的含水量范围为10%~18%。我国也曾饱受蝗灾危害,在我国生态学家的努力下,1950—1997年间中国累积净改造蝗区约367.8万公顷,使蝗区面积比建国时减少了70.6%,蝗灾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可防可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蝗虫聚集时会分泌苯乙腈,其特殊的气味会对鸟类发出警告,苯乙腈属于化学信息 B . 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改造蝗虫发生地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蝗灾 D . 在蝗虫灾害大面积爆发时,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性信息素干扰蝗虫的交配等化学防治方法是控制蝗灾的有效措施
下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X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 B . 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 C . 图中X从上到下、Y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增多 D . 影响图中X所示结构的因素只有温度,影响图中Y所示结构的因素只有光照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 B . 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捕捞时应将鱼种群数量控制在K/2为宜 C . 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 D . 过度捕捞造成长江中鱼类的减少甚至部分绝迹,可以通过引入并放养多种鱼类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大国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次级生产者是,用图中的数字可将碳中和量的关系构建成数学模型,即。(用图中的字母或数字回答)
  2. (2)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自给自足,原因是
  3. (3) 现在湿地公园已然成为各个城市重要的天然碳汇,常见湿地从中央到边缘主要为敞水带、沉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中生植物带、乔木植物带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4. (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海洋是重要抓手,但研究发现深海区的下层几乎没有初级生产量,原因是
下图甲、乙、丙为三个自然群落,甲为草本群落,乙为灌木群落,丙为森林群落。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乙和丙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甲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B . 甲、乙、丙三个群落的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 . 乙中灌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D . 丙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