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知识点题库

下列动物细胞培养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B . 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温度大多在36.5±0.5℃ 范围内 C . 细胞体外培养通入一定量CO2主要是维持培养液的PH D . 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天然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血清
下列各组物质组成不全部属于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的是

A . 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激素 B . 血清、激素、维生素、有机盐 C . 核苷酸、维生素、血清、无机盐 D . 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生长素

下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重组DNA分子 B . 如果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C . 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人工受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D . 若此图为克隆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和纯化可以获得细胞株 B . 动物细胞培养基添加胰岛素的目的是调节血糖浓度 C . 定期更换培养液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动物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 . 胚胎干细胞培养时,加滋养层是为了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
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一般不用于(    )

A . 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 B . 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C . 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D . 形成受精卵培育转基因动物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 B . 动物细胞培养之前需用剪刀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 . 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时需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D . 目的基因和载体结合时,黏性末端的连接是DNA连接酶作用的结果
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问题:

(1)培养动物细胞需要充足的营养、  、无菌、无毒的环境和一定的气体环境等条件.当培养贴附性细胞时,存在 现象,从而使细胞排列成单层.当传代培养的细胞传至10~50代后,继续传代培养,少数细胞会朝着 方向发展.

(2)克隆动物的培育体现了 的全能性,使用的供体细胞一般都是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以保持细胞 .

(3)动物细胞融合与 的基本原理相同.

(4)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技术,为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需进行 ,以进行筛选.

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为许多学生将来就业奠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问题:
  1. (1) 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灭菌、干热灭菌和灭菌.
  2. (2) 在果醋、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
  3. (3) 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微生物分别为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只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4. (4) 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高,则,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
  5. (5) DNA粗提取与鉴定

    ①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控制其溶液的浓度去除杂质.

    ②DNA的析出: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溶液可使DNA析出.

    ③DNA的鉴定:将析出的DNA溶于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沸水浴加热,溶液变蓝.

  6. (6)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
  7. (7) 提取植物芳香油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8. (8) 玫瑰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中不可取代的原料,多用于制造高级香水等化妆品.如图表示提取玫瑰油的流程,其中A表示;B表示,其中加入NaCl的作用是

  9. (9) 植物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难溶于,易溶于,因此可用后者作为提取剂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10. (10) 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玫瑰进行无性繁殖,玫瑰的组织培养需在培养基上进行,选取,冲洗干净后,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中摇动2~3次,外植体再经过过程培育成植株幼苗,该过程的关键激素是
  11. (11) 杀虫基因通过①﹣④,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其中(填标号)是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核心步骤,需要的工具酶是
  12. (12) “华恢1号”的培育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有
  13. (13) 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中上.
  14. (14) 图2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其作用是

    ②人工改造质粒时,先用限制酶Ⅰ处理,可以去除质粒上的基因和基因(填上图质粒上的基因名称),保证重组质粒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然后再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那么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将不能在含(填抗生素名称)的培养基上生长.

  15. (15) 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利用酶处理组织块,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表现出等特点;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另外通常需加入等一些天然成分.
  16. (16) 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17. (17) 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需要用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一般用作为诱导剂来诱导其融合.
  18. (18) 试管牛的生产过程中,在试管中完成的步骤为,将胚胎培养发育至阶段再移植到代孕母体体内.
  19. (19) 对污染的矿山进行生态修复,一般选用耐重金属污染的本地植物进行种植,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如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气室中充入5%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2. (2) 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3. (3) 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以下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酶的专一性 B . 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 植物体细胞杂交﹣﹣生物膜的流动性 D .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组培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也可能为纯合子,可能为单倍体,也可能为二倍体 B . 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 C . 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D .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组培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
A . 受精卵 B . 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C . 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 D . 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B .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形成杂种个体 C .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中所用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完全相同 D . 动物细胞培养中只进行过一次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工业生产中可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随后接种酵母菌转化成新的能源物质一一乙醇,进一步利用接种醋酸杆菌产生醋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这两种成分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图片_x0020_936858745

  1. (1) 在发酵罐I内,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泌纤维素酶,该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酶是由三种复合酶组成,其中酶可将纤维糖分解为葡萄糖。
  2. (2) 在过程②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常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法进行纯化。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用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含有Na2HPO4和KH2PO4 , 其作用有。(答出两点)
  3. (3) 发酵罐II内的发酵温度应为,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而不再有,说明发酵基本完毕。发酵罐II内和发酵罐III内除了严格控制温度、pH外,发酵罐Ⅲ内还需要提供
  4. (4) 若II罐中的酒全部流经III罐制成醋,III罐中CO2的产生量是____。
    A . 甲罐的两倍 B . 与甲罐的相等 C . 甲罐的一半 D . 几乎为零
  5. (5) 单核细胞的体外扩增过程中需要先用到胰蛋白酶处理,其目的是。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单核细胞具有细胞贴壁和的特性。
  6. (6) 体外培养DC细胞时,培养液的pH值需要用来维持,此外,动物培养液中需要添加等天然成分,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7. (7) 体外培养的CIK细胞,最多传代培养到第代,原因是
  8. (8) 制备用于非细胞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到的技术有(答出两项即可)。最后得到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具有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 . 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 C . 癌细胞在培养瓶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 . 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需要使用CO2培养箱
以下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酶的专一性 B . 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 植物体细胞杂交——生物膜的流动性 D .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错误的是(   )
A . 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B . 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C . 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D . 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回答下列(1)、(2)小题:
  1.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

    ①为使外植体生长良好,培养基需添加某些微量有机物,主要是各类维生素和,其中维生素也可用、果汁等天然组分替代。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试管苗过程中要进行照光培养,目的是诱导的形成,保证试管苗的正常生长。

    ②植物微型繁殖是利用植物组培技术进行植物繁殖的一种方法,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除了繁殖速度快以外,还具有的特点。甘薯、烟草等经常受到病毒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进行组织培养。

    ③通过特定的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多种胞内酶,为了提取这些酶,必须要;为提高酶的稳定性,可通过的方法将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形成的固定化酶,通常情况,这种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会,需在固定化的同时加入酶活性中心保护剂。

  2. (2) 回答下列与现代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①某植物M因其体内含有几丁质酶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病能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提高水稻等经济作物的抗真菌病能力,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需从植物M中提取几丁质酶的mRNA,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材料,原因是,提取RNA时,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当几丁质酶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时,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

    ②获得细胞株的两种重要方法:一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对原代培养物或进行选择培养,得到同一类型的细胞,二是利用法,以单个细胞为起点进行培养得到纯系,利用方法二时,通常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用以补充单细胞培养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分。

    ③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在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时,除了考虑系统内部的投入与产出、系统的实际消费外,还需考虑系统的(A.能量传递效率  B.对系统外部的物质输出  C.人工成本  D.社会效益)。

紫杉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科研人员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愈伤组织中提取到大量的紫杉醇。下列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常选取红豆植株的茎尖或根尖组织经消毒后作为外植体 B .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不一样的 C . 外植体脱分化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 . 高度液泡化、无定形态的愈伤组织细胞经培养能合成紫杉醇
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的是(   )
A . 动物细胞培养基与植物细胞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 B .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 动物细胞培养可发生遗传物质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D .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