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知识点题库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相当于氦原子核)

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与原子质量密切相关的微粒是(  )

A . 原子核 B . 核电荷数 C . 电子层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但通过该实验的下述三种现象,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 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原子结构认识,分析以上现象原因。

现象1原因:

现象3原因:

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有三种元素X、Y、Z,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4,而质子数之和为28,则三种元素有可能是(   )
A . C、N、P B . N、O、S C . N、P、F D . Na、O、S
已知某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某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若该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镁原子的质量为(   )
A . 32m B . 12m C . 2m D .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跟实际原子质量无关 B . 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最小的是中子 C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对下列说法中的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 . 对磁生电的认识: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发明发电机 B . 对细胞的认识:先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后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C .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有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后有电磁铁的应用 D .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先发现原子中有原子核,后发现原子中有电子
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数,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
A . 433 B . 161 C . 272 D . 111
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126 B . 88 C . 50 D . 38
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 该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选填“是” 或“不是”)。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含量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不同的是(    )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电子数 D . 核电荷数
图示分析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 原子结构 B .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 物质分类 D . 燃烧的条件
每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的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1. (1) 5月21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登上火星并成功传回照片。乐乐查阅有关火星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大量的镁和二氧化碳资源,或能作为航天器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和碳。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准对接“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对空间站运输氧气、食物等任务。空间站内的氧气还可通过水的电解反应获得,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
  3. (3) 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些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不会影响探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是_________。
    A . 原子核 B . 电子 C . 质子 D . 中子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
  1. (1) 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选填序号)。

    ①空气      ②水分      ③矿物颗粒      ④腐殖质

  2. (2) 月壤中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可用于可控核聚变的燃料He-3。如图所示为He-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He-3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He-3和He-4互为同位素原子,因为它们原子核内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将充分稀释后排入大海的方法,处理核废水中技术上无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氚”,可以进入生物体内,还可以在体内停留,并引起基因突变。它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关于氚下列正确的是(   )
A . 是Li的同位素 B . 这种氚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 . 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3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 , 该化合物中含有 等微粒。已知 N 为 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单质 B . 1 个 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1个 中共含有 35 个质子 D . 1 个 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模型的建构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能表明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电子得失 B . 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 图丙是氢的3种同位素,其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D . 图丁可以表示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分布情况
19 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 (1)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 (2) 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右图能正确表示运动轨迹的是
  3. (3) 实验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为了进一步探索原子的结构,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属箔。如图所示表示a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