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题库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PM2.5
下列大气污染物会破坏臭氧层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含氟有机物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 .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氨气 C . 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因素和 因素,一般以后者为主。主要污染物有:、  、及     等。①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害成分:以及 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②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 以下的颗粒物,是各大城市的污染物。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    )


A . 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B . 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  D . 透过更多的紫外线
三峡蓄水工程正式启动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最终达到相当于燃烧3000万吨煤 产生的电量。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①温室效应 ②白色污染 ③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④烟尘的排放量(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B .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 . “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 .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6月26日在贵阳举行,今年论坛将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为主题.若你是本次论坛的志愿者,你倡导(  )

A . 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 B . 发放大量塑料袋方便来宾生活 C . 开幕式大量燃烧鞭炮 D . 践行绿色生活,每位来宾参与植树
 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 .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 . 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 . 鼓励露天焚烧垃圾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滴有洗洁精水可以洗去盘子上的油污,其原理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我国各地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请你为减少“雾霾”天气,提出合理的建议 

下列情况:①煤燃烧 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②④ C . 只有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近几年,雾霾问题日趋严重。下列做法会加重雾霾的是(   )
A . 增加绿化面积 B . 提倡绿色出行 C . 使用太阳能发电 D . 就地焚烧作物秸秆
江南多雨,许多地方都在建设海绵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
A . 用水泥硬化路面 B . 建人工湖泊 C . 屋顶种绿色植物 D . 加粗雨水管道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逐渐被污染。在下列五种物质中:①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②汽车排放的烟雾;③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④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烟气;⑤建筑工地不文明施工扬起的灰尘。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
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 . 臭氧 B . 二氧化硫 C . PM2.5 D . 二氧化碳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中悬浮着大量的颗粒物,下列表格包含了颗粒物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空气颗粒物种类

颗粒物直径/微米

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可到达的部位

TSP

≤100

当颗粒物直径大于10微米时,可被鼻毛阻挡;当颗粒物直径处于2.5微米到10微米之间时,可到达呼吸道;当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时,可到达肺部。

PM10

≤10

PM2.5

≤2.5

  1. (1) 如图能正确表示呼吸系统、呼吸道、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2. (2) 由上表可知,在同等条件下,颗粒物进入呼吸系统的深浅取决于
  3. (3) 若PM2.5中含有重金属镉,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首先会到达心脏的
已知碳酸亚铁(FeCO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减少了m克,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n克。回答下列问题:

  1. (1) 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中质量增加且C中的现象为
  2. (2) 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m n(填“﹥”“﹦”或“﹤”);
  3. (3) 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 (1) 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 (2) 分别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 .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 . 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 .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 (3) A物质常被用作奥运火炬燃料,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森林是“地球之肺”,下列说法与之不相关的是(    )
A .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 . 森林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粉尘和烟尘 C . 森林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D . 森林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臭氧空洞 C . 温室效应 D . 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