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华及凝华放热 知识点题库

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 ℃ ),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由于(   )

A . 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 B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 C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 D . 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
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A . 先凝华后升华 B . 先蒸发后凝固 C . 先升华后凝华 D . 先汽化后液化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 B . 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 C . 白霜是空气中的小水珠遇冷凝固而成的小冰晶 D . 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 .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 . 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可能在生活中出现的是(   )
A .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 .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会出现小水珠 C . 有风时,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 .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寒冷的冬天,教室内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 .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 .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 .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
现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因热(填“吸”或“放”)而;图乙所示实验中,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它是由于固态碘而产生的。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都会发生,成为黑色小颗粒,附着在玻璃壁上,此过程要热(填“吸”或“放”)。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 B . 仲夏,露珠晶莹 C . 深秋,白霜初上 D . 寒冬,窗上冰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 . 风雨送春归 B . 飞雪迎春到 C . 已是悬崖百丈冰 D . 犹有花枝俏
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 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阅读《二十四节气》回答题。

2016年11月30日,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 24 个节气。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来划分的。
  2. (2) 圭表的影子是产生的。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与圭表的影子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3. (3) 霜降是指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遇冷凝结变为霜,这种物态变化是。白露和寒露中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种物态变化是
  4. (4) 雨水和谷雨中的“雨”,是云遇到冷空气,云中小水珠相互凝聚大成水珠下落变成雨;或云中小冰晶凝聚变大,下落到温度较高的位置时(填物态变化)变成大水珠,形成雨。
  5. (5) 小雪和大雪中“雪”的形成是现象。
下列自然现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雪是升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 B . 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会吸收热量 C . 露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 D . 雾是汽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会吸收热量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流后吸收热量而(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雨滴落到地面。
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风景,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春赏花”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B . “夏避暑”江河湖海中大量的水,其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 C . “秋看叶”霜降前后叶子会变色,霜的形或属于升华现象 D . “冬赏雪”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落下来就成了雪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陆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吸热升华 B .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 C . 严冬窗户外表面出现冰花,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D .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很常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下列诗词或俗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B .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C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大树底下好乘凉——树叶中水分在阳光下蒸发吸热,降低了空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