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知识点题库

小亮认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滑轮组本身决定,与被提升的重物无关。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若干个质量已知的钩码设计实验,证明小亮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N
动滑轮
重/N
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m
有用功/J总功
/J
机械效率
/%
40.52.30.20.40.80.9287.0
40.92.50.20.40.81.080.0
60.53.30.20.4abc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 ; (b ; (c .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0

1.8

0.3

74.1%

2

6

0.10

2.5

0.3

80.0%

3

6

0.15

2.5

4

8

0.20

3.1

0.60

86.0%

  1. (1) 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 (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和同学们测得图中甲、乙两个骨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1. (1) 实验后小明想,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经过思考后他认为,即使像下图中甲那样已绕好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还应该与有关,并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 (2) 小明将自己所做的上述实验告诉他的同学,大家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大家认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所以,也应该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小明说,其实大家已测得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就证明了这一点.杨老师提醒同学们说:大家应该注意到,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我们没有考虑摩擦的因素.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量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 (3) 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 (4) 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 (5) 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6. (6) 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1%

57.1%


  1. (1) 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根据实验数据求出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3. (3) 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

  4. (4)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5) 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 (6)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05

1.0

0.15

66.7%

2

4

0.05

1.7

0.15

78.4%

3

6

0.05

0.15

  1. (1) 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编号②处数据应为
  2. (2)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有关.
  3. (3)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 (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 (2) 若仅增加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1. (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 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1. (1) 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2) 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第4次实验时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 (3) 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
  4. (4) 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请计算出第4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J。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一个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分别用 G、G表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分别测出两个钩码的重力G、另一动滑轮所受重力G  , 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 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利用公式η= = ,计算两次实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并将η值记录在表格中。

  1. (1) 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2) 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
小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08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 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1. (1)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 (2) 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图做的;第3次实验是用图做的。(均选填“a”、“b”或“c”)
  4. (4) 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雪和小红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位置。

  1. (1) 小红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 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2 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1

    0.4

    0.2

    0.2

    100%

  2. (2) 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3. (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 (4) 在实验1中,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其他条件均不变,只改变绳子的绕法,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实验后小红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答: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和数据记录表如下:

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2.0

0.10

0.9

0.30

74.1%

2

2.0

0.15

0.9

0.45

74.1%

3

2.0

0.20

0.9

0.60

74.1%

4

4.0

0.20

1.6

0.60

①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物体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1. (1)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3. (3) 比较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某班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小组

钩码重G(N)

动滑轮G(N)

拉力F(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1. (1) 实验中必须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小红在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 (3) 计算出表格中空白处数据是.
  4. (4) 本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5) 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A . 滑轮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 . 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 .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6. (6) 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①;②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片_x0020_2042780191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1. (1) 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 (2) 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 (3)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4) 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0

0.1

0.8

0.4

31.25%

2

1.0

0.2

0.8

0.8

31.25%

3

2.0

0.1

1.2

0.4

41.67%

4

3.0

0.1

1.5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工作原理:
  2. (2) 需要的测量工具
  3. (3) 自由端弹簧测力计应该向下拉动。
  4. (4) 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
  5. (5) 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 (6) 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N。
  7. (7) 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
    A . 动滑轮的重力 B . 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 . 物体上升的高度
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进行测量: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通过4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了“布帘背后的秘密”。

实验次数

1

2

3

4

G/N

5.0

8.0

11.0

5.0

F/N

2.0

3.1

4.1

2.0

h/cm

10.0

15.0

20.0

20.0

s/cm

30.0

45.0

60.0

60.0

  1. (1)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 (选填“一个”或“两个”);
  2. (2) 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 (选填“1 N”、“2 N”或“3 N”);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当提升重力为G=4.0 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选填“80%”、“33%”或“2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
         
  1. (1) 如题甲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若钩码的重为3N,则机械效率为

  2. (2) 如题乙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 该电能表所接电路允许使用的最大电功率是kW;

  3. (3) 如题丙图中所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g;液体的密度是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