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知识点题库

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7

0.3

47.6%

2

1

0.2

0.7

0.6

47.6%

3

2

0.1

1.1

0.3

60.6%

4

4

0.1

2.0

0.3


  1. (1)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3. (3) 比较 1、2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

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力为9.8N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 cm;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再按图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 (1) 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 (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2. (2) 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 (填“>”、“=”或“<”)G

  3. (3) 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测量 ,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4. (4) 在此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如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动滑轮重

G/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

移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2

0.1

1.1

0.3

60.6%

3

0.5

4

0.1

2

0.3

      

  1. (1) 补充上面的表格:
  2. (2) 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3. (3) 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4. (4)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5. (5) 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 W.
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的

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0.3

  1. (1) 观察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②的数值是
  2. (2) 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 (3) 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 的看法是正确的.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1. (1) 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图做的.(选填“a”、“b”或“c”)
  4. (4) 由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由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小洋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 (1) 实验时,小红应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洋用刻度尺测出钩码升高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它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

    G(N)

    弹簧测力计

    提升高度s (m)

    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η

    2

    0.4

    0.2

    0.2

    100%

  2. (2) 小洋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找出原因:
  3. (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 (4) 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其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 (5) 通过分析,可知对滑轮组机械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动滑轮重

G动/N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

高度h/m

绳端收到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2

0.1

1.0

0.3

66.7

3

0.5

4

0.1

0.3

  1.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种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2) 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 (3) 第三次试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

 

  1. (1)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是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 (2) 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各小组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0.9

0.3

74.1%

3

3

0.1

1.2

0.3

 ▲    

⑴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组同学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上表。则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机械效率为

⑶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及测量结果可知: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⑷第二组同学也利用1N、2N、3N的钩码进行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第一组同学的测量值,不可能的原因是(选填选项符号)。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

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钩码时均加速上升

C.第二组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第一组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 (1) 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B,C三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B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因素不变,而改变B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 (2) 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如图1、如图2、如图3和如图4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A的小组应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正确/错误)的. 验证猜想B的小组应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正确的;

  3. (3) 实验过程中测量拉力时弹簧测力计还应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一实验小组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

    或“低”);

  4. (4)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A . 71.6% B . 82.6% C . 92.4% D . 100%
  5. (5) 另一实验小组改变动滑轮的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忽略绳重和摩擦)
小华等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32

实验

次数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1.39

0.2

72%

2

2

0.1

0.90

0.3

74%

3

4

0.1

1.51

0.3

88%

4

4

0.1

1.25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小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 (3) 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问表中①的值为;②的值为
  4. (4) 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5. (5) 对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略小于第2次实验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图片_x0020_100036

  1. (1)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选填“a”“b”或“c”)图做的;
  4. (4) 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5)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相同规格的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总功与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几个钩码和一个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和G表示。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更换另一个动滑轮,保持被提升钩码数量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不变,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F、s,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所受重力G , 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W=Fs算出总功,并将W记录在表格中。

图片_x0020_100045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

  1. (1) 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2. (2)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华实际探究的是总功与是否有关;
  3. (3) 针对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正确操作是
  4. (4) 针对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3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8%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 (1) 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应向上缓慢拉动。
  2. (2) 第2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如图丙所示,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

    图片_x0020_100020

  4. (4) 在第3次实验时,如果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那么所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如图是某次实验测力计的示数。
  1. (1) 下面给出了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完成数据记录,并计算出机械效率(结果保留至0.1%);

    钩码的重

    力G/N

    钩码升高

    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4

    0.1

    0.3

  2. (2) 实验中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时,甲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乙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1) 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

    次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

    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88.9%

    3

    6

    10

  2. (2)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3. (3)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4)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请你写出两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写出两种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被提升的物体重6N。

  1. (1) 实验操作时,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竖直方向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 (2) 物体上升10cm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则拉力所做的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 (3) 仅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所做的额外功将(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

  1. (1) 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整理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滑轮材质

    钩码重G/N

    提升的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1

    1

    0.1

    0.1

    0.6

    0.3

    0.18

    56%

    2

    2

    0.1

    0.2

    1.0

    0.3

    0.3

    67%

    3

    2

    0.2

    0.4

    1.0

    0.6

    0.6

    67%

    4

    塑料

    2

    0.2

    0.4

    0.8

    0.6

    0.48

    83%

    5

    塑料

    2

    0.2

    0.4

    2.1

    0.2

    0.42

    95%

    ①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同样的滑轮组,提升的钩码,机械效率越高。

    ②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有关。

    ③比较两次实验发现:同样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

    ④第5次实验室利用了图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是

    ⑤图甲滑轮组,把重4N的物体用2.5N的拉力匀速提起,其机械效率为

  2. (2) 小明用图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其本质上是通过改变来减小额外功的。
  3. (3) 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