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知识点题库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是一种可调温蒸汽电熨斗,其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

产品特点:
具有干湿两用功能.干用功能是指在无水状态下,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底板,底板温度上升,直接压烫衣物;湿用功能是指在蒸汽状态下熨烫.自动恒温设置.针对不同面料可调节底板温度.
技术参数:

自身质量: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能达到的最大喷气量:

1.3kg

1000W

220V

15g/min

  1. (1) 某师傅在用熨斗干烫衣服时,用了19N向下的力压熨斗,如果熨斗底板与衣服接触的面积为160 cm2 , 在此过程中,衣服受到的压强为  Pa.(g取10 N/kg)

  2. (2) 用熨斗汽烫前先预热,使金属底板的温度从20℃升高到220℃,温控开关自动断开.已知金属底板的质量为1kg,金属底板的比热容为0.46×103J/(kg•℃).则蒸汽电熨斗预热过程中金属底板吸收的热量为 J.

  3. (3) 设计生产电熨斗时,技术人员会根据不同部分的作用选用具有不同物理属性的材料.“水位观察窗”选用的材料应具有很好的 (选填“硬度”、“延展性”或“透明度”);用熨斗汽烫时,可以看到熨斗底板蒸汽口的周围有大量“白雾”,这是因为水先 后 (上两格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某次使用时发现从蒸汽口喷出的是水柱而不是“白雾”,请你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

  4. (4) 若某次使用中,该电熨斗(额定电压下)在最大喷气量状态下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中只有70%被水吸收,则该状态下每克水喷出前吸收的热量是 J.

  5. (5) 如图乙所示为自动调温电熨斗的电路图.右下方为温控部分,A为双金属片,由两层不同金属粘合而成,受热时二者膨胀的快慢不同.在未通电和低于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A和静片B上的触点接通,指示灯L亮,电热丝R发热,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由于双金属片的金属层 (填“a”或“b”)膨胀较快,向左弯曲,电路断开,如图丙所示.调节调温旋钮C , 使静片向左时,调温电熨斗的预定温度值将变 (选填“高”、“低”).

(1)去年的中秋、国庆假期,国务院出台了小型客车免收高速公路费政策,小聪一家非常高兴,决定自架车去成都旅游,当车行至在成雅高速的某一路口,小聪看见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100-8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成都,最快需要 h。

(2)进入春季,攀枝花的反季节蔬菜大量运出,在运输过程中常放入冰块,这是利用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 热量,

(3)运输的汽车又常利用水作为冷却液这是因为水的 的原因,司机用力刹车是为了 ,刹车后车还能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车 。而大货车的车轮多而大是为了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来 。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  )

A .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 B . 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 . 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 D .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
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 ;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 .

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放出)热量.
如图所示,刚从酒精中拿出来的温度计示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   )

A . 熔化吸热 B . 汽化吸热 C . 升华吸热 D . 液化放热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A .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B . 积水干涸 C . 滴水成冰 D .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熔化 D . 凝固
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 . 汽化和凝固 B . 汽化和凝华 C . 汽化和液化 D . 升华和凝华
小华在一只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已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发现液态乙醚“消失”了。乙醚“消失”的真正原因是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此过程需要(填“吸热”或 “放热”)。要让液态乙醚重新出现,只需(填“外拉”或“压缩”)活塞。

下列现象与蒸发无关的是(   )
A . 夏天吃冰棒时,发现冰棒冒白气 B . 满身大汗时扇电扇感到凉快 C . 用电热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 . 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液化 B . 先升华,后凝华     C . 先汽化,后凝固 D . 先汽化,后液化
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 (1) 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态。
  2. (2) 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大量热量。
  3. (3) 同质量的氯乙烷由液体变成气体时体积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为叶脉上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一种现象。图1所示,透过露珠看到叶脉变大了,露珠相当于一个;图2所示,透过露珠看到远处的庄稼和蓝天、白云的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与此成像原理相同的一种光学器械是

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   )
A . 冬天,窗户玻璃结满“冰花” B . 秋天,屋顶有霜形成 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D .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
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X射线把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吸收X射线的能量,内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如图所示,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涉及两种变化: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冰箱内温度
  2. (2) 生成的蒸气又在冷凝器中发生液化(填“吸”或“放”)热。我们知道,在冷凝器里发生的液化是采用方法而实现的。
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热过程。
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湿手从冰箱取冻肉时,手会与冻肉粘在一起属于凝华现象 B . 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加快衣服上的水分蒸发 C . 蜡烛燃烧会产生“烛泪”,“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 D .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
我国生产的克尔来福疫苗储存温度为2~8℃,远高于莫德纳(﹣20℃)和辉瑞(﹣70℃),方便储存和运输,有利于各国人民接种。关于新冠疫苗储存和接种过程中的一些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储存时疫苗温度越低,疫苗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 . 接种站周围弥漫着消毒水气味,是因为消毒水扩散到空气中 C . 用酒精给接种的部位消毒,臂膀有凉的感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D . 戴口罩的护士,她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水的汽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