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 . 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 . “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 . 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 . 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
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1)有四种气体:a.O2  b.CO  c.N2  d.CO2 , 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

(2)化石燃料指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等(填一种即可).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来做饭、取暖.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填“>”、“=”或“<”).

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碳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仍是大会的核心议题.碳排放中的“碳”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原子 D . CO2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其中“减排”主要指的是什么?

(2)使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2015年徐州市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第一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市打造的“一城青山半城湖”,降低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 B . “云龙湖边看云雾、湖东路上醉花香”,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C . 市区177个公园免费开放,游客增多,加剧了温室效应 D . 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运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 . CO B . CO2 C . N2 D . NH3
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由CO、CO2和SO2 B . 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没有影响 D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②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③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④利用碳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 (1) 由于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自然界消耗该气体的主要途径是

  2. (2) 我们需要洁净的水源。生活中可用鉴别硬水和软水,用降低水的硬度。对于爱护水资源你的建议是

我国自主研究的首颗“碳卫星”即将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加剧。
  2. (2) 科学家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

    ①减排: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等;

    ②固定: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可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③利用:工业上用 生产尿素;科学家里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 和CO的混合气体)再以“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 O),生产甲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我们中学生践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行为有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月26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液态无毒镓合金电催化剂,可在室温下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材料,并用于能量储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 . 镓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 . 推广该方法可缓解温室效应 C .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等 D . 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符合“低碳”理念
高纯度的单晶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元素。
  2. (2) 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 (3) 硅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的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之一 B . 二氧化碳可用作植物的气体肥料 C .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 .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近年来为了有效应对温室效应,科学家研制出Al----CO2新型电池。该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氧气的催化下,铝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 , 从而释放出能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有力措施。下列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制定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标准

②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量

③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二氧化碳的废气

④大量植树造林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因,因此许多人尝试用技术来捕获它,并将其储存在地下。但问题是,这样的碳捕获和碳储存太昂贵了。最近,科学家发现,从汽车尾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冷却,随后注入多胺中,二氧化碳和多胺结合,形成了许多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分子,可以分离金属混合物。在一系列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分离出铜、钛和镍,这些金属都被用于电池、智能手机、电脑和磁铁。如果这一工艺能够规模化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用它来替代传统的酸处理法,无疑是人类的又一福音。

  1. (1) 碳捕获和碳储存有利于控制的加剧。
  2. (2) 车用乙醇汽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废旧电池、智能手机、电脑和磁铁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含义是产生的CO2和消耗的CO2相当,达到相对“零排放”。
  1. (1) 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2. (2) 我国科学家使用纳米纤维作催化剂实现了CO2的转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3. (3)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
    A . 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B . 鼓励使用私家车出行 C . 利用化学技术捕捉CO2并转化
“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 (1) 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填字母)。
    A . 焚烧秸秆 B . 汽车尾气排放 C . 太阳能发电
  2. (2) 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4. (4) 大气中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应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乱砍滥伐森林 B . 提倡使用节能灯 C . 随手关灯 D . 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2020年9月22日,我国对全球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实现这两个目标,碳循环必不可少,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 .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 .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 , 以解决温室效应 D .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