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知识点题库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3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若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其方法为(填一种).若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提纯的方法是(填一种).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NaCl固体

C.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表示的意义是

  2. (2) 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 (3) 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

  4. (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填:大于、小于、等于)

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的,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 (1)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2. (2) 当A的溶液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的方法提纯A.
  3. (3) 将t3℃的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4. (4) 将t3℃的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5. (5)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请完成下题.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
  3. (3)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序号)          
    A . c>a=b B . a=b>c C . a>b>c D . b>a>c.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 . 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 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都有晶体析出
40 ℃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

上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 (3) 40℃时,将A、B各15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 (4) 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 . 根据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根据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D .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60%的浓硫酸,加10mL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取的方法提纯甲。
  2. (2) 当0℃<t<t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3. (3)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加水的质量是g。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 15℃时甲、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3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 .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 (1) B是 (填“氯化钠”或“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 (2)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当该溶液从60℃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3. (3) 现有50℃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在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t1℃时. 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C . 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B>C D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 (1)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m的取值范围是
  3. (3) 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过滤后将滤液再回升到40℃,溶液质量 (填 “变大”、“变水” 或“不变”).。
  4. (4) 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乙溶液按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

    A 40℃的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C 从30℃降温至20℃析出乙44g

    D  n的数值是49

t1℃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请填空:

  1. (1) 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填“a”或“b”)的溶液。
  2. (2) 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
  3. (3) 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结晶的方法提纯a。
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94488182

A . 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B . 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 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 . 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
现有一杯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的质量不变的是( )。
A .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 B .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C .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蒸馏水 D . 降低温度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一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2CO3

12.2

21.8

39.7

48.8

NaCl

35.8

36.0

36.3

36.6

NaHCO3

8.2

9.6

11.1

12.7

  1. (1) 由上表可知,在10℃﹣40℃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填名称)。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属于(填“易溶”、“可溶”或“难溶”)物质。
  3. (3) 2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4. (4) 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结合上表分析,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A溶剂质量减少

    B同温下NaHCO3溶解度小于NaCl

    C生成的NaHCO3质量大于消耗的NaCl质量

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 (1) 当温度低于t1℃时KCl的溶解度(填“>”、“<”或“=”)KNO3的溶解度。
  2. (2) t2℃时,分别将30gKNO3和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图2是KNO3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I为
  4. (4) 下列有关图2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 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整个实验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