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知识点题库

今年5月1日开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时,即属于醉酒(血液的pH约为7.4),关于醉酒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血液中的酒精的质量分数为80% B . 该血液中酒精的溶解度是80 C . 该血液是酒精的饱和溶液 D . 该血液显碱性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 . 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C . 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 . 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 .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 .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 . 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溶解度相等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如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 . 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 B . 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P点表示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 . 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 . 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D .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 . 饱和溶液升温都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二氧化碳有毒,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D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它可用作食品包装的保护气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B .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 . 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 .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 . ④→⑤可析出 53.9 g KNO3晶体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D.用方法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1) P点表示的意义是
  2. (2) 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 (3) 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A物质。
  4. (4) 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g。
  5. (5) t2℃时,将3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可再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之变为饱和溶液?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 (1) 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填化学式)的溶解度较大。
  2. (2) 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 (3) 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 (4) 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5. (5) 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20℃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985668274

  1. (1) 在A、B、C、D四个烧杯中,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 (2) 若固体是 KNO3 , 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3. (3) 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
从1L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100mL液体,则原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A . 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 B . 溶液中会析出晶体 C . 溶液中只有溶剂减少了 D . 溶液中溶剂和溶质都减少了
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

温度(℃)

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100g 水)

31.6

63.9

145

110

140

169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选填 “增大”或“减小”); 60℃时,将6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为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下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已知溶液①到溶液②的过程中,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操作I的具体名称为,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①③(填“>”、“<”或“=”)。

向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人硝酸钾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 (2) 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回答一种即可)。
  3. (3) 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 (4)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