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请选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a.盐酸   b.氯化钠   c.熟石灰  d.钛合金

①家庭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是  ;

②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是  ;

③可用于清除金属制品表面锈斑的是 .

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铁生锈是铁和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有(答一条即可).若铁制品已腐蚀,应及时除去,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浓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B .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使纸张、布料、皮肤等脱水碳化 C .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D .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 (1)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这是因为浓盐酸有性.
  2. (2) 根据如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 (1) “洁厕灵”、“漂白精”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理由是(写化学方程式);“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能快速漂除衣服污渍.但“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2. (2)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的杀菌剂,它由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置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氧气、水、二氧化碳、生石灰、小苏打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
  2. (2)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③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3. (3)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图中可粗略表示空气组成的是(填标号):

  4. (4)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 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足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C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 .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用盐酸和酚酞混合液浸过的滤纸,分别在滤纸上滴入下列溶液,滤纸上不会出现红色的是(    )
A . 石灰水 B . 稀硫酸 C . 氯化钠溶液 D . 氢氧化钠
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 . 所有盐中都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D .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除铁锈 C .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 食用大量新鲜蔬菜,水果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1. (1)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有关。

  3. (3)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白色沉淀

    猜想一错误,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

    猜想二错误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 .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 在Na0H溶液中加入CaCO3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在Na0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 在NaOH 溶液中加入Ba(NO32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各空;
  1. (1)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①只有Na2SO4

    ②Na2SO4两种物质;

    ③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2. (2)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实验

    取适量中和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

    猜想②成立

    乙同学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

    猜想③成立

    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结论不同产生质疑.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2NaAlO2+3H2↑.

  3. (3) 【交流反思】①丙同学肯定猜想①(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丁同学认为猜想②不成立,其理由是

    ③该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③成立;

    ④甲同学的实验是;铝片和溶液反应.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1. (1)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填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 (2) (学生板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①只有Na2SO4  ②有Na2SO4和H2SO4 ③有Na2SO4和NaOH   ④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

  4. (4) (实验探究)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5. (5)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续表: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

  6. (6)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 , 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填序号)。①Cu ②CuO ③紫色石蕊溶液 ④AgNO3溶液

    ③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要使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图片_x0020_218750325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泉州是白蚂蚁灾害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
A . 钢筋 B . 铜制品 C . 大理石 D . 铝合金
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

[资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部分)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碳酸氢钠溶解度/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碳酸钠溶解度/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学校实验小组验证反应原理,在室温为15℃时,同学们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g水中,而后匀速的通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并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图2所示。

[分析与判断]

  1. (1) 通过图象分析,小苏打溶液是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图像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Na2CO3

    猜想二:可能是Na2CO3、NaOH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初步实验结论

    滴入酚酞溶液

    猜想二符合题意

    加入溶液

  3. (3)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 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甲、乙、丙(填“可能”或“不可能”)依次为Mg、NaOH、CO2
  2. (2) 当甲为某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则甲的化学式为
  3. (3) 写出硫酸转化为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B . ②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 . ③表示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 . ④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