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知识点题库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 . 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 40℃时,5g 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溶液 D . 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关于硝酸钾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20℃时,20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B . 20℃时,把20g硝酸钾溶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 . 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 . 20℃时,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60℃时,l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固体 g.

(2)从上述表格信息可知,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40℃, (填“会”或“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在,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质量.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 .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 (2) 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溶液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3. (3) t2℃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b)g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的质量为g。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B . 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C . 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均得到饱和溶液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 (1) 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3. (3) 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 (4) 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 ℃时,将25 g丙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 (2) t2 ℃ 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
  3. (3)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4. (4) 将100 g 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g 水。
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表)。通过分析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20℃

40℃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 . 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 B . 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 . 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 D . 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对如图所示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 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 B . 溶质为NaCl C .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D . 溶质质量分数为10%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里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则()

①硝酸钾晶体不溶,②硝酸钾晶体溶解,③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变,④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减小,⑤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增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⑤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 .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2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 (1)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2. (2)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3. (3) 图2中,4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2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B,C 三个烧杯中都盛有 50g 水(其中 A、C 烧杯中水温为 10℃,B 烧杯中水温为 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 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 (1) 30℃,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 (2) 若要将 B 烧杯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物质甲 克。
  3. (3) 从甲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最佳方法是
  4. (4) 10℃时,以上 A,C 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 AC(填“=”或“>”、“<”,下同)。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 A、C 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 AC。
  5. (5) 30℃,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 C . t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 D . 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20℃时,甲、乙两固体在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 20℃时,20g 水和 40g 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不相等,但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20℃时,a 点表示甲、乙两固体所对应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D . 20℃时,乙的溶解度为 60g
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乙醇

NaOH

Na2CO3

NaCl

NaOH

Na2CO3

NaCl

0

42

7.1

35.7

10

51

12.2

35.8

20

109

21.8

36

25

17.3

<0.01

0.1

30

119

39.7

36.3

  1. (1) 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 (2) 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3) 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 . 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 . 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 . 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盐文化积淀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图是《天工开物》中制取井盐的插图。

  1. (1) 中国卫生部向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来补碘。碘是人体必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加碘盐的水溶液遇淀粉(填“会”或“不会”)变蓝,碘分子与氢分子一样为双原子分子,则碘分子化学式为;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2. (2) “凿井”过程有“其器冶铁锥”的记载其中“铁锥”属于(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足踏锥梢,春石成粉碎”体现了“铁锥”具有的物理性质:

  3. (3) “制盐”过程中“入于釜中煎炼顷刻成盐”描写的是氯化钠结晶的过程,其中的“釜”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填仪器名称)。
  4. (4) “井火”主要由天然气燃烧产生,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