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知识点题库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 .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 . 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3)t2℃时,将50克a物质溶于1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时等质量的a、b、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t2℃时,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A>B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0℃时,两杯饱和硝酸钾溶液质量分别为600克和200克,分别蒸发25克溶剂,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为(   )
A . a=b B . a>b C . a<b D . 无法确定
如图为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②45℃时,使Na2SO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措施仅有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水3种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入15g NaCl粉末并振荡,会出现浑浊

④将相同质量的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10℃,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如图.

  1. (1) 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的共同点是
  2. (2) 温度越高,X的饱和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填“越大”或“越小”);
  3. (3) 将a1gY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mg,得到溶液a2g,则a1 , a2 , m的关系是(填序号).

    a.a1>a2+m  b.a1=a2+m  c.a1<a2+m  d.无法确定

  4. (4) 保持温度不变,X的饱和溶液和Y的饱和溶液混合(X与Y不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填序号)

    a.X的饱和溶液和Y的饱和溶液  b.X的不饱和溶液和Y的饱和溶液

    c.X的饱和溶液和Y的不饱和溶液  d.X的不饱和溶液和Y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l℃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g B . 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C . a、b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D . 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l℃时,都有晶体析出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 (2)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3. (3) t2℃,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4. (4) t2℃,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甲物质的(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如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 . 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 . 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可得到104g溶液 C .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 .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 (1) P点的含义是t2℃时,a、c溶解度都为
  2. (2) t3 ℃时,50 g a放入50 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若再加10g、t3℃的水,此时该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t2 ℃时,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②将t3 ℃时,a、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 ℃,此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④在t1 ℃时,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⑤将t3 ℃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 (1) A是的溶解度曲线。
  2. (2) 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3. (3)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4. (4) 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5. (5) 如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 ②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③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6. (6)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草木灰是常见的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其化学性质与纯碱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木灰的使用既实现了变废为宝,还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 B . 草木灰与碳酸氢铵混合后使用,肥效更佳 C . 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草木灰中分离碳酸钾 D . 向草木灰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其含有碳酸盐
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浑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 . X为Ce2(SO4)3 , Y不一定是NH4H2PO4 C . 若NH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D . 20℃时,将40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如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1℃时中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C .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取乙 D . t2℃时11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并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可以得到260gt1℃时甲的饱和溶液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图片_x0020_100017

  1. (1) 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填字母序号)之间。

    A 20℃~30℃   B 30 ℃~40℃     C 40℃~50℃

  2. (2) 20 ℃,将50 g硝酸钾与100 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 ℃,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 (3) 保持温度为20 ℃,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850825482

A . a、b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性物质 B . 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a比b多 C . t1℃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1) P点所表示的含义是
  2. (2) t1℃时,将2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度质的质量分数为
  3. (3) t3℃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 (4) 分别将100gt3℃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过滤,得到硝酸钾的溶液a和氯化钾的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 溶质的质量分数a=b

    B 溶液质量a<b

    C 溶质质量a=b

    D 溶剂质量a<b

根据表中NaCl和KNO3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Cl溶解度(g/100g水)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①40℃时,NaCl的溶解度是

②2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根据图1和图2现象判断:甲烧杯中的固体是;将图2中的两溶液降温至40℃时,对两种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甲一定会析出晶体            D.甲溶液浓度一定大于乙溶液浓度

③如果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可采用方法

④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的

溶液。

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50℃时,KNO3的溶解度是g;
  2. (2) 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填化学式);
  3. (3) 20℃时,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 (4) 将20℃时的NaCl和KNO3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5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NaClKNO3(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