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知识点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路线:
(1)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
(2)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3.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知识点题库

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    )

A . 匈奴 B . 鲜卑 C . D . 藏族
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下列不属于民族融合的原因的是(    )

A . 封建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 B . 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 . 少数民族落后 D . 少数民族内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了人口的南迁。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个阶段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列举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及其影响。
  2. (2) 人口迁移的另一个阶段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在什么时期?北人南迁有何影响?
  3. (3) 列举南方经济发展的三例表现。
  4. (4) 江南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失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韵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图二幅:

         

图1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图2魏晋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材料三:魏主日:“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丈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

  1. (1) 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位皇帝修长城的看法。
  2. (2) 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图1和图2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交往的什么现象?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过程。
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蒙古族    ④满族   ⑤羯族 

⑥越族     ⑦氐族   ⑧羌族

A . ①②③⑤⑧ B . ①②⑤⑦⑧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⑤⑥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条交通枢纽的开启有关?该交通枢纽的开启起了怎样的作用?
  2. (2) 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此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什么建筑?该建筑的西部到哪儿?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4世纪后期,前秦逐渐强盛起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族政权。前秦是哪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
A . 鲜卑族 B . 氐族 C . 匈奴族 D . 羌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內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下面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
A . 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图三 秦朝形势图

图四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1. (1) 根据图一、图二信息,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根据图三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3. (3) 概括从图一到图三历史发展的趋势。
  4. (4) 西晋时期迁入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符坚即位以来,陆续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了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礼节),还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材料所述内容(    )
A . 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B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体现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明影响 D . 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东汉《风俗演义》说“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椅子)";晋人《搜神记》中也说“胡床,戎狄之器也”。南北朝时期,胡床已经普及到民间。对这些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 B . 灵帝的生活太奢华 C . 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 . 晋朝人不喜欢胡床
通过“三国鼎立”、“北方各族的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氐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读图说史:读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579833987

A . 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 . 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C . 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 . 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中①处是;《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中②处是

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 . 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 .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建立前秦的民族是(    )
A . 羯族 B . 鲜卑族 C . 匈奴族 D . 氐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 沟通了中外文明 B . 消除了民族矛盾 C . 促进了道教产生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中①处是(地名);《东晋形势图》②处是(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