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题库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 西域都护 B . 市舶司 C . 礼部 D . 蕃坊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对。错误的填错。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两宋时,南方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心。

雅典公民大会对官员进行审査,每个官员每年要接受10次审査;每位卸任官员必须把任期内的账目交给会计及其助手,进行审査,一旦发现贪污受贿将处以10倍的罚款;在任期间还要接受议事会、公民大会委任官员的监督,一旦违法就会被提起诉讼。

雅典共和国时期就对官员进行有监督。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3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是走联合自强的道路,重振西欧雄风。

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①澶渊之盟   ②行省制度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明上河图》   ⑤《尼布楚条约》     ⑥交子   ⑦赵州桥     ⑧马可波罗来华

隋朝        北宋         元朝        清朝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当时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玉米 D . 大豆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 (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北宋汴梁及汴梁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汴梁”即北宋的都城(   )
A . 临安 B . 长安 C . 东京 D . 上京
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的进步 C . 商业的繁荣 D . 科技水平高超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A .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 闭关锁国的危害
“川界用铁钱,小钱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自采“交子’之法久为民便。”该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北宋前期 B . 北宋后期 C . 南宋前期 D . 南宋后期
合作、交流、发展、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5

材料二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1. (1) 请说出图一、图二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并说出图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什么?他们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材料三中的史实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政策原因是什么?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两个地方?
  4. (4) 综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宋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外交往是从古到今任何朝代都无法避免的主题。政策得当,国家可以发扬光大;政策不当,会使国家落后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材料二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通称为“丝绸之路”,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材料三  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宋朝发展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

  1. (1) 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些使者来中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还有哪些(试举一例)。
  2. (2) 从材料二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上航路日益发达”的原因。
  4. (4)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

材料二:

材料三:

2020年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摘自《医学之声》

材料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1. (1) 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概括甲、乙两种文学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文学体裁在各自朝代盛行的相同原因。
  3. (3) 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在中医方面做出了什么相同贡献?结合材料中的数据,谈谈你的认识。
  4. (4)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 . 越窑 B . 景德镇 C . 邢窑 D . 泉州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商业的繁荣 C . 手工业的进步 D . 农业的发展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士大夫的提倡 B .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 海外贸易的兴盛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A .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 .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 .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D .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该表可知 (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 .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 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 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胜过北方
如表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A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 大一统国家建立 C .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 . 君主专制的强化
“广东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材料反映了宋朝(    )
A . 手工业的兴盛  B . 北方财富增长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市民生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