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 知识点

1、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A、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B、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C、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D、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3、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九一八事变 知识点题库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有(  )

①停止内战②建立联合政府③联合红军抗日④到延安与毛.泽东会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西安事变发生后,邓.小平受中共委派到西安调停,他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做出巨大贡献。

错误:

改正:

 人民之战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期间,中国没有取得任何完全胜利。鸦片战争战败的消息很久才传到湖南、江西等地,当地人还认为是谣言。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逸费,帮助日军搬运炮弹。然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 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时年23岁的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她去台儿庄域之前,有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曰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的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请回答:

  1. (1) 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 (2)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和这首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 .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 .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某市少年宫举办以“铭记历史”为主题的爱国影片展播。其中一部影片的海报引用了主人公张学良的一段话:“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部影片是(    )

A . B . C . D .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 . 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 .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 .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 . 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鲸吞整个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的,它是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角度一】强烈民族危机感始终深植在日本意识行动上。历史上的日本一直在努力摆脱:

岛国的困境和匮乏的资源状态,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蓄谋灭亡中国,进而维持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角度二】十九世纪末日本时华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日本人实现野心的完美体现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凭借丰厚的战争赔偿,一跃进入资本主义列强的队伍。从战争中品尝到甜头的日本,获得了无可比拟的民族自信心和更加膨胀的侵略中国的野心。

【角度三】近代中国内战顿繁,国力疲软,在丰植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不可自拔,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瓜分的主要对象。日本在全球时华利益当中竞争力不足,试图再次通过侵华战争的激进策略获得实际利益在日本军部势力崛起的过程中通过战争的宣传,使日本国民抱有征服中国,实现美好的强大国家的幻想。

【角度四】1929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加重了日本的负担,法西斯主义的盛行助长了日本对于改变世界格局的决心,试图通过侵略中国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与德国、意大利

联合形成轴心国集团,更要定了日本对吞噬亚太、重新赢回亚太地区的核心利益的野心。日本以此为先机,视为千载难逢的机遇,展开时中国的侵略以买现占领中国的夙愿,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就不足为奇了。

---选自《21世纪报·国际版》

  1. (1) 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

  2. (2) 在你概括出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下列近代历史事件中,性质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
A . 西安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前方守土之将士奋勇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张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张学良、杨虎城叩文(十二日)

材料四:(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光明日报》

  1. (1) 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有哪些?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电令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和电令产生的后果分别是什么?材料中“沈阳日军行动”的影响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张学良、杨虎城发表该文的时间和“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事变有什么重要影响?
  4. (4) 据材料四,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下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安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由邹韬奋主编的时事政治性刊物《抗战》在上海创刊。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A . 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 C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 . 皖南事变;七七事变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和道路创新,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終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材料三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因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四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1. (1) 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是指中国逐步沦为什么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 (2) 材料二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发起了哪一运动?其结果如何?
  3. (3) 材料三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4. (4)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 (5)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A阶段“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终点。
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对图中数字序号及其对应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 ②中国军队取得首次大捷的战役 C . ③该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 . ④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某历史研究微信公众号推送出“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专题栏目系列资料,其中史实与结论不符的是(   )

栏目名称

史实

结论

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

①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②西安事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七七事变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④武汉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A . B . C . D .
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动,开始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世界秩序”。它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C .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D .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一:不论如何,九月在百余年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确实是特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月。华夏子孙每逢这“九月”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八九四年九月以后,是愤慨痛恨的“苦”滋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是忍辱负重咬牙切齿声。一九四五年九月以后,是喜形于色的“甜”在心头的欢呼快乐声音。

——摘编自《唐德刚从甲午到抗战》

材料二:抗战歌曲

序号

歌曲

歌词( 部分)

卢沟桥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在太行山上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关内,流浪

材料三:八路军取得这次胜利,并不在于其精锐武器,而是完全由于军队靠政治工作的运用,跟民众密切联合。每一个士兵都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入侵中国的野心,脑中早已存在对日本非打倒不可的观念……八路军不分阶级,总司令也罢,勤务兵也罢,除了职务区别外,平时一块娱乐,一块谈天,物质方面,完全是平等待遇。

——平型关战役后《申报》记者对共.产.党的报道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1894年、1931年、1945年三种不同“滋味”直接相关的史实。概括近代历史上中日两国关系。
  2. (2) 将材料二中抗战歌曲所反映的史实排序。(写序号)说出歌曲反映出的抗战精神。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