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

——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中的“他”“先生”指谁?
  2. (2) 这两则材料是在什么事件发生时说的?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 (3) 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如果当时的英美两国也和你赞同的主张一样,你认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就当时的形势而论,西安事变扭转的“时局”是指(   )

A . 日本加紧侵华 B . 国共分裂对峙 C . 抗日高潮兴起 D . 美日争夺中国

反思历史,捍卫主权

图一:《马关条约》签订             图二:日军无条件投降                                                       
材料:2014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反映的战争发生距今多少周年? 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请举出中国在二战中取得的胜利成果两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高梁。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利弊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那是悲惨的时候?

  2. (2) 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 (3) 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4. (4) 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在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攻克武昌,迅速占领湖南、湖北,又以不可阻挡之势,转入江西战场,连克九江、南昌。随后,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捣南京、上海。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引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

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这期间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国共两党共同的敌人是谁?

  2. (2) 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过两次著名的谈判,写出两次谈判的名称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3. (3)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本知识,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歌中的“家乡”在(    )

A . 东北 B . 华北 C . 西南 D . 西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D .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死难人数超过30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
如表汇总了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组邮票意在强调(  )

纪念周年

枚数

内容

70

13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等纪念馆

A .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B .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C . 国家统一,民族独立 D .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挽联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学联大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誓死拒约,还电告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如违背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

材料四:……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五: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自《内战百科》

材料六: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

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1. (1) 材料一中的挽联是为谁而写?说他是中国自由神,请你说出他为“中国自由”而进行的革命斗争两例。
  2. (2) 材料二的宣言是为什么事件而发?这次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这次事件最终取得了哪些胜利成果?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
  5. (5) 材料五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6. (6) 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日本对东北人民实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东北沦亡始于(    )
A . 秋收起义 B . 华北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九一八事变
下图是2015年《参考消息》登载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十四年抗战说”中作为抗日战争开端的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3) 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4. (4) 请列举国民党军队打日本的战役一例。
  5. (5) 根据材料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电,英国泰晤士新闻纸刊有报章云: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甚为惨伤。又有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洋枪击死,然后用刀肢解。据云,日兵亦有数人被中兵所杀。惟日本士卒行径残暴若此,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恐为终身之玷云。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电(1895年1月13日)

材料二:下图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广场上的残历碑

材料三: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军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之间的接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因此,蒋政权始终指导着抗日民族战争,事实上发挥着中央政权的威力。

    所以,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

——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 《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

材料四: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 (1) 材料一英国报纸报道了哪个事件?发生于哪次战争期间?结果如何?
  2. (2) 材料二事件的爆发带来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进攻汉口的原因。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哪场战役?结果中国战败,但客观上对中国的抗日形势有何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国家设立纪念日的意义。
下列事件与1935年一二﹒九运动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 华北危机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西安事变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材料一、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实际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函件

材料二、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期间的中国抗战史实各两例。
  2.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中国在这场抗日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如图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印制的1931年9月18、19两日的《奉天附近战斗经过要图》;该史料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有力罪证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华北事变 D . 七七事变
某班开展有关抗日战争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2. (2) 1938 年 3 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3. (3) 请写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三位。
  4. (4) 对抗日战争进行纪念有何现实意义?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 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场 B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 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 . 国共两党政治立场没有分歧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②西安事变

③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④①②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绘制了如下时间轴,据此判定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国民革命 B . 土地革命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